在金秋十月即將到來之際,一個來自省裡的重磅消息如同投入湖麵的一塊巨石,激起了新的漣漪——全省乾部職務與職級調整名單公布,李毅飛的名字赫然在列:由副處級晉升為正處級!
這份遲來的“正名”,像是對他這兩個月來在陽興嘔心瀝血破局攻堅的肯定。
文件下發,祝賀的電話、短信瞬間打爆了李毅飛的手機。
曾經的師長、同學、多水縣的舊部,乃至銅山市一些相熟的領導,都紛紛道賀。
這不僅是一個級彆的提升,更意味著他作為一縣之長,在法理和權責上更加名正言順。
縣委書記賈磊聞訊,立刻召集了縣委常委碰頭會,議題明確而緊迫:“同誌們,省裡的任命下來了,毅飛同誌現在是正處級!‘代縣長’這個‘代’字,是時候去掉了!
我們要儘快履行法定程序,召開人大會議,選舉毅飛同誌為陽興縣人民政府縣長!這樣,他才能更放手地帶領我們陽興向前衝!”
賈磊的提議得到常委們的一致讚同。沒有人會在這個時候提出異議。李毅飛用實打實的行動和看得見的改變,贏得了廣泛的認可和敬畏。
選舉日,縣人大會議莊嚴肅穆。當主持人宣布對李毅飛同誌擔任陽興縣人民政府縣長進行投票時,會場安靜得落針可聞。
一張張選票投入票箱,計票工作緊張有序。最終結果毫無懸念——李毅飛以全票當選陽興縣人民政府縣長!
掌聲雷動!這掌聲,是對他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未來沉甸甸的期許。
賈磊握著李毅飛的手,用力搖了搖,臉上是掩飾不住的欣慰和信任:“毅飛,眾望所歸!
這下可以甩開膀子大乾一場了!”他立刻指示組織部長:“馬上把選舉結果上報市委、市人大!”
去掉“代”字的李毅飛,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但步伐也更加堅定有力。他沒有任何過渡和慶祝,立刻投入到更加繁重的工作中。
他首先找來分管國土、規劃和城建的副縣長張誠原負責招商,因工作需要調整分工),在辦公室攤開最新的陽興縣地圖:“張縣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陽興未來的產業心臟!
選址必須科學,規劃必須超前!你牽頭,國土、規劃、發改、環保幾個部門聯動,立刻啟動前期工作!”
李毅飛手指點在地圖上預設的區域:“第一,實地踏勘!對這片區域的地形、地貌、地質、交通、水電、環境承載力進行全麵評估,拿出詳實的數據報告!”
“第二,規劃先行!聘請高水平規劃設計院,按照‘產城融合、生態友好、集約高效’的理念,拿出高標準的園區總體規劃和控製性詳規!要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
“第三,土地征收預案!涉及到的村莊、農戶,政策要吃透,補償要到位,思想工作要做細!既要保障園區順利落地,也要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決不能出現群體性事件!這是紅線!”
“第四,“準備彙報材料!把我們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初步規劃構想、預期效益,形成一份紮實的報告!
節後,我要帶著它去市裡爭取立項和土地指標!”
張誠感受到李毅飛話語中的急迫和期望,鄭重應下:“李縣長放心!我親自抓,保證按時高質量完成任務!”
安排好開發區這步大棋,李毅飛緊接著向賈磊彙報了另一個關乎陽興未來的“秘密武器”——垃圾綜合處理與資源再生中心項目,以及他即將赴京城與燕大王一方教授接洽的計劃。
賈磊聽完李毅飛對項目前景的再次闡述,大手一揮:“毅飛,這是利縣利民功在千秋的好項目!
必須全力爭取!你放心去京城!縣裡一切有我!需要縣委出麵的文件、承諾,隨時告訴我!
記住,談判桌上,你代表的是整個陽興縣委縣政府!底氣要足!”
看著賈磊毫無保留的支持,李毅飛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種黨政一把手同心同德、共謀發展的氛圍,是陽興之幸,也是他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氣。
節假日前夕,李毅飛風塵仆仆地飛抵京城國際機場。
走出閘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翹首以盼的妻子蘇舒。她穿著一件米色的風衣,在秋日的陽光下顯得格外溫婉。
“毅飛!”蘇舒快步迎上來,看著丈夫明顯清瘦了些許的臉頰和眼下的淡淡青影,心疼的話到了嘴邊,卻化作一聲輕柔的問候:“累壞了吧?”
李毅飛接過她手中的車鑰匙,順勢攬住她的肩膀,疲憊的臉上綻放出溫暖的笑容:“看到你,就不累了。”
他敏銳地捕捉到蘇舒眼中欲言又止的擔憂,輕輕捏了捏她的手,“放心,一切都好,陽興在變好。”
蘇舒把話咽了回去,她知道丈夫眼裡的光芒意味著什麼——那是屬於他的戰場和夢想。她回以一個理解和支持的微笑:“回家。”
車子駛入熟悉的胡同,停在那座承載著溫馨記憶的四合院門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推開院門,家的氣息撲麵而來,洗去了旅途的塵埃和官場的喧囂。小彆勝新婚,晚餐後,兩人依偎在客廳的沙發上。
“這次回來能待幾天?”蘇舒把頭靠在李毅飛肩上。
“主要是來燕大談個項目,順利的話,節後就要帶人回去。”李毅飛將垃圾資源化項目和與王一方教授接洽的計劃詳細告訴了妻子。
蘇舒雖然對技術細節不太懂,但她聽懂了丈夫話語中的激情和這個項目對陽興的意義。
她仰起臉,認真地問:“需要我這邊幫什麼忙嗎?家裡在科技部那邊……”
李毅飛心中一暖,低頭親昵地刮了下她的鼻子,語氣充滿自信:“傻丫頭,你老公我好歹也是燕大出來的,這點事還搞不定?
放心,我有把握。你就安心在家等我凱旋。”他不想借用蘇家的影響力,他要靠陽興項目本身的潛力和自己的誠意去打動那位純粹的學者。
第二天清晨,李毅飛精神抖擻地驅車前往燕京大學。他沒有直奔機械工程研究院,而是先來到了經濟學院院長辦公室,拜訪恩師路國才教授。
“路老師!”李毅飛恭敬地敲門進入,將帶來的兩盒陽興特產茶葉輕輕放在茶幾一角。
“毅飛?”路國才抬頭,看到愛徒,臉上頓時綻開笑容,放下手中的筆,“稀客啊!你這個大忙人縣長,今天怎麼有空回來了?”他示意李毅飛坐下。
“老師,是回來‘搬救兵’的!”李毅飛笑著坐下,開門見山,“我想拜訪機械工程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談一個合作項目。”
他把陽興縣計劃建設現代化垃圾綜合處理與資源再生中心的想法,以及看中王教授團隊領先技術的緣由,條理清晰地向路教授闡述了一遍。
尤其強調了項目的環保價值、經濟效益以及對陽興未來綠色發展的戰略意義。
路國才聽著,眼中讚賞之色越來越濃。他沒想到自己這個學經濟的學生,在地方主政後,眼光竟能如此超前,將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結合得如此緊密!
“好!好啊毅飛!”路教授撫掌讚歎,“這才是學以致用,經世濟民!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技術用在造福一方上!
王一方教授我雖不深交,但知道他是位真正的學者,治學嚴謹,醉心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