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鬨鐘的“滴滴”聲打破了房間的寧靜。
李毅飛睜開眼,短暫的迷蒙被窗縫透入的寒氣驅散。
冷水潑在臉上,激得皮膚發緊,也徹底洗掉了最後一絲睡意。
他推開房門,深秋的空氣撲麵而來,直沁肺腑。
此時馬路兩旁的早攤已經忙碌起來。
炸油條的滋啦聲、蒸籠掀開的白汽、豆漿的暖香混合著小販短促響亮的吆喝,織成了一張溫熱的網。
幾個穿著洗得發白校服的學生擠在煎餅攤前,凍得微紅的手指捏著零錢,眼睛緊盯著攤主磕開雞蛋的動作,喉結滾動。
李毅飛放慢腳步,目光掃過那些沾著麵粉的手和被風吹紅的臉頰以及吞咽食物時鼓起的腮幫。
這比起三個月前初到陽興時,許多人臉上那麻木似乎淡了些,眼神深處,隱約多了一星半點亮光。
一個賣煎餅的大姐,麻利刮著麵糊,側頭和旁邊賣豆漿的老漢低聲說著什麼,臉上竟浮著一點難得的笑意。
“民生…”這兩個字滾過李毅飛的心頭。
這兩個字是老百姓能憑自己的手,在這寒天裡安穩地吃上一口熱乎飯;
是生病了心裡不慌;是孩子能走進學堂;
是日子熬著,似乎能看見一點往上走的盼頭。
不跟老百姓爭利,把他們揣在心裡…每一步施政的腳印,都是無聲的答卷,最終刻在這些麵孔上。
李毅飛暗自警醒,得時常回頭看看,步子有沒有走歪,勁有沒有使對地方。
八點整,縣政府食堂。李毅飛端著餐盤找了個靠窗的角落。
一碗小米粥,一個饅頭,一碟鹹菜。他吃得很快,但動作穩當。
幾個月前初到陽興時那股恨不能一天乾完三年活的焦灼,似乎被一種更沉靜、更內斂的力量取代了。
李毅飛眼神依舊銳利,但心底的漣漪卻是沉澱下來了。
這幾個月在基層的摸爬滾打,在複雜局麵中的周旋破局,李毅飛像一塊生鐵被反複錘打淬煉,悄然重塑了現在的他。
那份關於陽興未來的藍圖,在錘打中反而越發明晰。
但是光有想法還不行,得找到撬動的支點。
放下筷子,李毅飛拿起深棕色公文包。司機老常早已將車停在樓前台階下,見他出來,立刻拉開車門:“李縣,車備好了。”
“嗯,上市裡。”李毅飛點點頭,坐進後排。
黑色的轎車平穩駛出政府大院。李毅飛閉上眼,這不是休息,而是進入一場無聲的沙盤推演。
龍市長會問什麼?語氣是試探還是支持?最可能卡住的地方會是哪裡?
資金?土地指標?還是更深層的東西?每一個可能的問題,每一種潛在的反應,都在腦海裡反複預演拆解。
張愛國司長親口承諾的“原則支持”,是他藏在袖中的王牌。
但何時打?怎麼打?這分寸的拿捏,重逾千鈞。五十分鐘的路程,在無聲的思維風暴中溜走。
銅山市政府大樓矗立在晨光裡。門衛簡單登記後就放了行。李毅飛穿過大廳,電梯上行。
市長辦公室外間,秘書正對著電腦敲打文件,手邊待處理的文件夾堆得老高。
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見是李毅飛,臉上堆起笑容站起身:“李縣長來了,快請坐。
市長屋裡有客,我這就進去通報。”他目光掃過李毅飛放在桌角的兩包軟華子,隨即拉開辦公桌抽屜,不著痕跡地收了進去。
轉身,接了杯溫水遞過來。
“謝了,陳秘。”李毅飛接過水杯,在靠牆的棕色沙發上坐下,神色平靜無波。
這十分鐘的等待,正好讓他將推演了無數遍的應對方案再次梳理清晰。
約莫十分鐘後,市長辦公室厚重的實木門“哢噠”一聲打開。
市財政局局長王強走了出來,看到沙發上的李毅飛,愣了一下,點頭打招呼:“李縣長。”
李毅飛也站起身,微笑頷首:“王局。”
陳明立刻起身走到門口,探身進去:“市長,陽興李縣長到了。”
“讓他進來。”裡麵傳來龍沐中氣十足的聲音。
李毅飛推門進去。龍沐從寬大的辦公桌後抬起頭,目光如探照燈般落在他身上。
“毅飛來了,坐。”龍沐指了指對麵寬大的椅子,語氣直接,“陽興有事?這麼早過來。”
李毅飛走到辦公桌前,將深藍色文件夾放在桌麵上:“龍市長,這是陽興縣結合縣裡實際情況,反複研究論證後,草擬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方案初稿。
請您審閱指正。”文件夾封麵印著醒目的標題:《陽興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草案)》。
“哦?方案出來了?”龍沐確實有些意外,眉毛習慣性地挑了挑。
他放下鋼筆,身體微微前傾,帶著幾分好奇翻開文件夾。他看文件極快,手指劃過紙張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首頁目錄清晰:規劃總覽、園區選址論證、垃圾資源再生中心核心)、國企技改升級、政策需求、風險評估……龍沐的視線在“垃圾資源再生中心核心)”上停留一瞬,快速翻到核心部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規劃思路清晰:以循環經濟產業園為核心抓手,整合縣裡有改造潛力的企業入園,形成集群效應。
真正的“心臟”,是“垃圾資源再生中心”——目標是通過先進技術,將生活、工業垃圾轉化為電力和熱能,供應園區使用,形成內部資源循環利用、近乎零排放的生態閉環。
龍沐臉上看不出太多表情。當他翻到“進展與基礎”部分時,眼神陡然一凝。方案裡用加粗字體赫然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