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的省城,秋風已帶了些許寒意,但省發改委官網上一則新出的公告,卻讓整個江省的企業界躁動起來。
《關於批準銅山市陽興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立項的通知》——標準的紅頭文件格式,卻代表著不標準的巨大商機。
白紙黑字寫明前期投資三十多個億,後續滾動開發,還冠以“國家重點扶持項目”的頭銜。
一石激起千層浪。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企業頓時坐不住了。
“劉總!快看省發改委網站!”省城一棟高檔寫字樓裡,助理幾乎是衝進副總經理辦公室的。
劉副總鼠標連點幾下,屏住呼吸看完公告,立即抓起電話:“馬上通知各部門負責人開會!立刻!馬上!”
類似的場景在全省各大企業上演。電話鈴聲、匆忙的腳步聲、興奮的交談聲此起彼伏。
哪怕從這個巨型蛋糕上分得一小塊,也足夠讓一個企業飽餐數年。建材、物流、勞務、設備……每一個環節都流淌著豐厚的利潤。
有門路的,第一時間把電話打到了省裡關鍵部門。
“王處長,您好您好!我是建工集團的老李啊,看到省裡那個陽興的項目了……對對對,您看能不能幫忙引薦一下?”
電話那頭的回應卻出乎意料地一致:“這個事啊,省裡隻做原則性批複,具體招標和實施,全部由陽興縣自主負責,我們不便乾預啊。”
關係次一點的,找到了銅山市裡的領導。“張市長,陽興那個大項目,我們公司實力您是知道的……”副市長的回複更加乾脆:“市裡充分放權,不插手具體招標事宜,所有工作由陽興縣領導小組具體操辦,你們直接和他們對接。”
這下可讓這些自詡人脈通達的企業老板們摸不著頭腦了。
他們找的關係,哪一個不是能影響項目歸屬的人物?怎麼到了陽興縣這個曾經無人問津的地方,就全都失靈了?
更讓他們嘀咕的是,這從上到下的口徑,整齊得像是提前排練過。
事實的確如此。在公告發布的同時,陽興縣政府官網首頁最顯眼的位置,掛出了一則《陽興縣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一期工程項目招標預公告》。
公告內容條理清晰,但其中兩條格外引人注目:一、所有參與競標企業需提供完備資質證明及過往業績。
二、所有入圍候選名單的企業,陽興縣項目領導小組將組織進行全方位的背景調查,包括但不限於企業實際控製人、財務健康狀況、過往項目真實評價等。
這份公告像一份明確的戰書,告訴所有人:這個項目,陽興縣自己說了算,而且規矩很嚴。
公告一出,那些還在省裡市裡到處碰壁的企業再也坐不住了。方向盤一打,油門一踩,無數輛豪車從省城、從各地市,駛向陽興縣。
那些提前就派了先遣隊駐紮在陽興的企業則近水樓台,負責人立刻帶著材料直奔縣政府大樓。
縣政府大樓裡,這幾天格外熱鬨。
副縣長徐清林的辦公室裡煙霧繚繞。一家省城路橋公司的老總剛剛告辭,留下的不僅是高檔香煙,還有一個薄薄的信封。
“徐縣長,一點心意,項目的事就全仰仗您了!”對方諂媚的笑容還留在徐清林腦海裡。
他捏了捏信封的厚度,心裡既滿足又有些忐忑。他雖然不再分管財政,但自認為在招標中還是能說上話的。
縣委副書記周正年家樓下,一輛黑色奧迪靜靜地停著。
車裡,周正年正和一位自稱是某大型國企副總的人握手告彆。
“周書記,您放心,我們是大企業,規矩都懂。”對方的話說得滴水不漏。周正年微笑著點頭,心裡盤算著如何在這場盛宴中爭取最大利益。
政法委書記範斌輝則接待了一位來自鄰市的建築商,此人據說背景頗為複雜。
“範書記,在陽興這地界上,以後還得您多關照。”對方奉上的禮物價值不菲。
範斌輝掂量著其中的分量,既擔心惹麻煩,又舍不得這送到嘴邊的肥肉。
甚至有幾個自認為背景過硬的企業,直接找到了縣委書記賈磊。
禮物一個比一個貴重,約飯的檔次一個比一個高。賈磊見了兩個,但聽完來意,隻是打著官腔:“歡迎來陽興投資,要相信縣裡會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家有實力的企業。”禮物則原封不動地請對方帶回。
等人一走,他的臉色就沉了下來,直接給李毅飛發了條短信:“牛鬼蛇神都來了,籬笆要紮緊。”
也有人試圖直接攻克堡壘核心——縣長李毅飛。
秘書張浦的辦公室幾乎成了禮品寄存處。
凡是提著東西來的,無論輕重貴賤,張浦一律板著臉:“李縣長有交代,帶著禮物的一律不見。請拿回去再預約。”
幾個碰了釘子的老板悻悻而去,嘴裡不免嘀咕:“裝什麼清高?”
但也有腦子活絡的,真的空著手就來預約了。李毅飛選擇性地見了幾撥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寬敞的縣長辦公室裡,李毅飛坐在辦公桌後,平靜地聽著對麵企業代表介紹情況。
“李縣長,我們集團在全國承建過上百個大型項目,工程質量絕對一流!”一位省建工的代表信心滿滿。
李毅飛點點頭:“歡迎來陽興參與建設。把計劃書做紮實,招標會上憑實力說話。我隻看兩點:方案最優,質量最好。”
另一個來自南方的裝飾公司老板,則顯得更“實在”一些。
他壓低聲音:“李縣長,規矩我們懂。隻要項目給我們做,工程款的這個數……”他悄悄比劃了一個手勢,“可以單獨作為您的谘詢費。”
李毅飛臉上的微笑沒有絲毫變化,他看著對方,輕輕說了一句:“我對錢不感興趣。”
那位老板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錯愕、不解,甚至有一絲惱怒。他走南闖北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聽到有官員這麼說話。
幾天下來,李毅飛辦公室的門檻幾乎被踏破,他見了該見的人,聽了該聽的話,也擋回了所有不該伸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