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標結果的公示貼在縣政府公告欄裡,白紙黑字,如同一份成績單,這在陽興縣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中標企業名單可謂五花八門:有省裡來的“國家隊”,實力雄厚;
有市裡的老牌企業,根基紮實;還有幾家本地公司意外脫穎而出,成了黑馬;
甚至還有兩家外省的行業精英,千裡迢迢來分一杯羹。
這份名單像一麵鏡子,映出了招標的公平公正,也讓那些還想走歪門邪道的人徹底死了心。
壓在陽興縣領導心頭的那塊大石總算落了地,各部門的氣氛輕鬆了不少,工作人員臉上也多了些笑容,不再像以前那樣走路都帶著小跑,說話都壓著嗓門。
唯獨縣委副書記周正年,看著那份公示名單,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跟他私下有過來往、甚至“打點”過他的幾家企業,全軍覆沒,一家沒中。
這感覺就像是李毅飛當眾扇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火辣辣地疼。
他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一根接一根地抽煙,昂貴的煙灰缸裡很快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李毅飛…好,很好!”他咬著後槽牙,聲音從牙縫裡擠出來,帶著一股狠戾。
他完全忘了自己收受的那些禮品和紅包,更沒去想怎麼跟那些“投資”失敗的企業交代——在他看來,辦不成事,那是你們自己運氣不好,關我周正年什麼事?
就在周正年悶在辦公室裡生悶氣的時候,李毅飛正召集審計局長王天龍和財政局長高鐵民開小會。
李毅飛的辦公室簡潔而肅靜,牆上掛著陽興縣地圖,書櫃裡塞滿了各類政策文件和經濟學著作。王天龍和高鐵民坐在沙發上,神情專注。
“天龍同誌,鐵民同誌,今天請二位來,是項目進入實操階段前的最後一次資金和審計協調會。”李毅飛開門見山,目光掃過兩人,“保證金是項目的壓艙石,更是安全繩。”
高鐵民是個謹慎細致的人,他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彙報道:“縣長,所有中標企業的保證金共計一億兩千萬,已於昨日全部足額劃入指定監管賬戶。
賬戶設在縣財政名下,但支付指令需我們財政局和審計局雙簽才能生效。”
“很好。”李毅飛點頭,看向王天龍,“天龍同誌,你的擔子最重。
審計必須全程嵌入,不是事後補救,而是要事前預警事中監督。
每一筆工程款的支付申請,都必須附上完整的進度證明、質量驗收報告和你的審計意見。我要看到的是每一分錢都清清楚楚。”
王天龍神色凝重地推了推眼鏡:“縣長放心,審計局已經組建了項目專項審計小組,配備了最強的專業力量。
我們製定了詳細的跟蹤審計方案,絕不會讓資金使用留下任何模糊地帶。”
“工作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壓力甚至乾擾,”李毅飛身體微微前傾,語氣加重,“無論來自哪裡,什麼級彆,遇到任何讓你們為難的情況,不要硬扛,第一時間直接向我彙報。這個項目,不容有失。”
兩人鄭重應下,剛離開沒多久,招商局局長蘭淩飛就幾乎是踩著彈簧步進來的,臉上洋溢著壓抑不住的興奮,連報告都省了:“縣長!大好消息!
之前接觸的那幾家企業,正式發函確認投資意向,總投資額預計超過五個億!”
蘭淩飛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飄。他負責招商這些年,還是頭一回遇到這麼大手筆的主動投資。
李毅飛聞言,臉上露出了近段時間以來最舒展的笑容:“好!這確實是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這說明我們之前的努力沒有白費,營商環境改善的口碑開始顯現效應了。”他頓了頓,問道:“他們有什麼具體條件嗎?”
“有的有的,”蘭淩飛連忙點頭,語速飛快,“他們非常看好我們經濟產業園的未來,希望能優先入駐,並且希望有權在規劃範圍內選擇心儀的地塊,等園區基礎設施一完工,他們就同步進場開工建設。”
李毅飛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沉吟著。
這幾家企業眼光很毒,嗅覺靈敏,顯然是看準了園區未來的巨大潛力和升值空間。
“原則上可以同意,”他最終表態,“但必須明確一點,地塊選擇必須在園區整體規劃框架內進行,不能任由他們挑肥揀瘦,破壞整體布局。這個底線必須守住。”
“明白!我一定把縣裡的要求傳達清楚。”蘭淩飛趕緊記下,“他們表示,如果條件談妥,希望能在項目奠基儀式前完成正式簽約,討個好彩頭。”
“可以,這個安排很好。簽約儀式我會親自出席。”李毅飛爽快答應。
蘭淩飛腳步輕快,轉眼就沒了蹤影,忙著去跟進這天上掉下來的大餡餅了。
時間一晃就到了11月22日,距離萬眾矚目的奠基儀式隻剩下一周多時間。
然而,就在這衝刺的關鍵時刻,周正年副書記卻像是故意添亂似的,活動得越發頻繁起來。
他打著“關心項目進展”、“實地調研指導”的旗號,開始對各相關單位進行“車輪式”拜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去交通局,明天跑建設局,後天又出現在自然資源局……所到之處,無不人心惶惶,雞飛狗跳。
在建設局局長辦公室,胖胖的局長擦著額頭上的汗,小心翼翼地解釋:“周書記,這份施工方的資質審核材料真的不能給您看,這…這不符合程序規定啊……”
周正年舒舒服服地坐在局長的真皮辦公椅上,慢條斯理地吹著茶杯裡浮起的茶葉:“我就是了解一下基本情況嘛,怎麼,我這個縣委副書記,連關心一下項目進度的資格都沒有了?”他語調平和,話裡的威脅意味卻不容錯辨。
“不是,周書記,您彆誤會,隻是這……”
“隻是什麼?”周正年放下茶杯,聲音冷了幾分,“難道你們建設局在招標過程中,有什麼不能見光的東西?”
類似的場景在各局委辦不斷重複上演。
各單位負責人被折騰得苦不堪言,紛紛跑到李毅飛那裡倒苦水:“縣長,周書記再這麼‘調研’下去,我們的正常工作都沒法開展了……”
李毅飛也隻能儘力安撫:“再克服一下,堅持就是勝利。這件事我會向賈磊書記反映的。”
賈磊接到李毅飛的彙報後,氣得在辦公室裡直轉圈,差點把心愛的紫砂壺給摔了。
“這個周正年!簡直是昏了頭!安安分分做好自己的事,項目成功了,大家臉上都有光,都有政績!
他非要在這種關鍵時刻跳出來搞風搞雨,到底想乾什麼!”
然而,讓賈磊更加頭疼上火的事情還在後麵。
以那位手腕上戴著名表的王總為首的幾位企業老板,自從招標失敗後,就對周正年憋了一肚子火。
錢送了不少,事情一件沒辦成,周正年還好意思隔三差五暗示他們“再打點打點,或許還有轉機”。
這幾人越琢磨越不是滋味,感覺自己成了純純的冤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