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飛放在桌上的手機突然響起,老師的號碼在屏幕上閃爍。
“毅飛啊,最近動作不小。”伊副省長的聲音傳來,語氣裡帶著若有似無的笑意,“省裡這兩天收到些關於你的材料,挺有意思。”
李毅飛的手指微微收緊,但聲音依然平穩:“老師,我......”
“彆急,”伊副省長打斷他,聲音裡帶著幾分調侃,“省紀委的同誌已經查過了,純屬無稽之談。”他輕笑一聲,帶著幾分諷刺,“一百萬?就這點數目也想做文章?
他們怕是不知道,你在高中時就賺到第一個百萬了。這點錢,還不夠你當年捐給學校的多。”
李毅飛鬆了口氣,語氣卻依然凝重:“我隻是想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產業園建成後,能讓五千多農戶直接受益,年輕人不用再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
但有些人,眼裡隻有自己的那點利益,恨不得把整個白水縣都變成自己的錢袋子。”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伊副省長的聲音變得深沉:“實乾的人總會觸動某些人的奶酪。
曹書記私下跟我說,把你從部委要過來,這個決定很正確。
但是......”他頓了頓,語氣轉為嚴肅,“在基層工作,不光要會做事,還要懂得保護自己。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有些人在地方上經營多年,關係網盤根錯節,不是那麼好動的。”
“老師,我明白。”李毅飛走到窗前,看著樓下院子裡來往的乾部,“隻是有時候看到那些阻礙發展的人,心裡就憋著一股火。
普通農民本可以過上更好的日子,卻被人當槍使。王老五那樣的老實人,一輩子沒出過縣城,差點就被這些人忽悠了。”
“這說明你做得對!”伊副省長的聲音提高了幾分,帶著讚賞,“那些人越是跳腳,越證明你觸到了他們的痛處。
省裡是支持你的,不過你要注意,那些人不會輕易罷休。那些人能在白水縣橫行這麼多年,不是沒有道理的。”
掛斷電話後,李毅飛沉思片刻,按下內線電話:“周書記,麻煩來一下。”
不到五分鐘,周天宇就拿著文件進來了,神色嚴肅:“李書記,有新發現。
趙磊妻子三年前在省城全款買了套房子,一百八十多萬,資金來自一個與鼎盛集團有關聯的空殼公司。
我們追蹤了資金流水,最終彙款的是一家注冊地在開曼群島的公司。”
李毅飛接過文件仔細翻閱,眉頭越皺越緊:“這些證據可靠嗎?能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非常可靠。”周天宇壓低聲音,“我們還監聽到李萬強與一個被稱作"老板"的人的通話,提到要"給點顏色看看"。
通話中提到的那個人,應該就是趙磊。”
李毅飛站起身,在辦公室裡踱步。陽光透過窗戶照在他臉上,映出堅毅的輪廓。
“暫時不要打草驚蛇。產業園建設正在關鍵時期,不能影響進度。
你們繼續暗中調查,把證據鏈做紮實。特彆是趙磊與李萬強之間的經濟往來,要查清楚每一筆錢的來龍去脈。”
周天宇點頭:“明白。不過李書記,您要注意安全。我建議讓公安局安排兩個人......”
“不用興師動眾。”李毅飛擺擺手,目光銳利,“太過張揚反而打草驚蛇。你們繼續暗中調查,注意保密。”
周天宇離開後,李毅飛看向產業園方向。
好像看到了那些高聳的塔吊,工人們像螞蟻一樣忙碌著。
他的目光變得深遠,仿佛已經看到了產業園建成後的繁榮景象。
這時,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縣長徐誌國拿著一份報告進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喜色:“李書記,好消息!
省農業廳又撥了五百萬專項資金,作為對合作社模式的額外獎勵。這是批文。”
李毅飛接過報告,仔細看完後,臉上終於露出笑容:“太好了!這筆錢來得正是時候,冷鏈物流中心的設備款正好有著落了。
你馬上安排財政局和農業局對接,專款專用,絕不能挪用。”
徐誌國湊近些,壓低聲音:“還有個事,趙明德今天突然找我,說想調去市裡工作。
我看他是看形勢不對,想溜了。他負責的幾個項目賬目可能有問題,我已經讓審計局暗中調查了。”
李毅飛挑眉,語氣帶著幾分諷刺:“他倒是機靈。不過現在還不能放他走,產業園的資金調度還需要他配合。
你跟他談,等項目步入正軌了,我會親自向市裡推薦。至於審計的事,做得隱蔽些,彆打草驚蛇。”
徐誌國會意地笑了:“明白,我這就去辦。對了,李書記,下午產業園有個進度彙報會,幾家入駐企業代表也會來,您要不要參加?”
“當然要參加。”李毅飛毫不猶豫地說,“這是了解企業需求的好機會。你安排一下,會後我單獨跟他們聊聊。”
接下來的幾天,李毅飛幾乎泡在工地上。他不喜歡在辦公室裡聽彙報,更願意實地查看進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與工人們一起吃盒飯,觀看施工方案,了解實際困難。這個舉動很快在縣裡傳開了,不少老百姓都說“來了個實乾書記”。
一天下午,李毅飛正在工地檢查冷鏈物流中心的建設進度,看見王老五帶著幾個村民提著保溫桶來了。
王老五穿著洗得發白的衣服,臉上帶著靦腆的笑。
“李書記,聽說您天天在工地上吃冷飯,這哪行啊!”王老五不好意思地撓頭,“我家老婆子燉了點雞湯,非讓我送來。她說您為我們老百姓操心,不能虧了身體。”
李毅飛驚訝地看著他們,心裡湧過一股暖流:“王大哥,你們這是......”
一個村民搶著說:“李書記,我們都知道了,之前是有人騙我們。
現在村裡人都盼著產業園早點建好呢!我家小子已經從深圳辭工回來了,就等著進廠工作。在外打工這麼多年,終於能在家門口上班了。”
王老五接著說,語氣帶著愧疚:“是啊,李書記。上次那事...我對不住您。
後來李萬強的人又來找我,讓我繼續鬨事,答應事成後給我兒子在省城買套房。我思來想去,覺得這事不地道,就拒絕了。咱們莊稼人雖然窮,但不能沒了良心。”
李毅飛接過溫熱的雞湯,香氣撲鼻。“王大哥,你能這麼想,我很欣慰。”他真誠地說,“放心吧,產業園建成了,好處都是咱們老百姓的。
到時候不僅你們村的年輕人能回來工作,還能吸引周邊村的人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