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結束後的幾天,李毅飛的辦公室仿佛成了市委大樓裡的一個“孤島”。
除了辦公室主任周建斌按慣例送送文件、簡單彙報幾句,再無其他班子成員或部門負責人主動前來溝通工作。
這種刻意的冷遇,如同無聲的空氣牆,將他這個新任政法委書記隔離在權力核心之外。
王卓依舊每日露麵,彙報工作滴水不漏,態度恭敬卻透著疏離,仿佛一切決策都早已在另一張桌子上定好,來此隻是走個過場。
公安局長張立軍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幾次需要協調的會議都借口“處理緊急警務”派了副手參加。
站在窗前,看著樓下張立軍那輛奧迪a6伴著輕微的引擎轟鳴聲揚長而去,李毅飛嘴角泛起一絲冷峭的弧度。
“嗬,真把我當擺設了?
一個常務副書記,一個公安局長,聯手架空一把手……看來是舒服日子過得太久,忘了誰才是名正言順的班長。”
李毅飛心中暗道,“覺得我年輕,是來鍍金的軟柿子?
可惜,我這個人,向來不喜歡按常理出牌,更不是什麼忍氣吞聲的君子。”
既然對方擺明了要玩陽奉陰違、孤立排斥這一套,那他也不必再守著溫良恭儉讓的規矩。
本想穩紮穩打,逐步滲透,但現在看來,對手的傲慢與緊密同盟,反而暴露了他們的弱點——他們太依賴於現有的權力結構,太輕視技術的力量和底層湧動的暗流。
坐回辦公桌前,李毅飛打開了那台經過深度改裝的筆記本電腦。
屏幕亮起,幽藍的光映照著他平靜無波卻銳利內斂的眼神。
李毅飛熟練地調出幾個偽裝成係統工具的界麵。
昨夜淩晨,利用對方係統維護的短暫窗口期,結合精心構造的漏洞鏈攻擊偽裝成來自上級單位的正常安全補丁推送),他已經成功將特製的監聽程序植入了張立軍和王卓的常用手機。
這種程序采用模塊化設計和動態密鑰加密,隻有在檢測到特定關鍵詞的語音或文字信息時,才會激活並上傳極小片段的加密數據到預設的匿名服務器。
其餘時間則深度休眠,與係統底層進程無異,極難被常規安全軟件察覺。
同時,李毅飛快速回顧了一下昨晚另一個“戰果”:通過分析張立軍多個社交平台和網絡服務的密碼習慣,最終成功破解其一個私密雲盤的訪問權限。
裡麵的內容堪稱“琳琅滿目”,除了少量工作資料,大量是其私人生活的混亂記錄,尤其是一些與王卓在隱秘場所的“同好”聚會影像。
尺度之大,玩法之奇,確實令人瞠目,也坐實了這兩人不僅是政治盟友,在私德方麵更是同“道”中人。
“玩得夠花,也夠肆無忌憚。”李毅飛冷哼一聲。
但這些香豔素材,在當前階段頂多算是作風問題。
在陰鐵市這張由利益和權力編織的大網下,僅憑這些很可能被輕描淡寫地化解,甚至反咬一口,說他非法獲取證據,打草驚蛇,得不償失。
李毅飛的目標不是搞臭一兩個人,而是要撕開整個黑幕,找到範建國死亡的真相,鏟除隆盛礦業背後的保護傘。
這需要更實質性的、能指向嚴重犯罪的證據,尤其是來自公安係統內部的突破口。
李毅飛關掉那些不堪入目的文件,思路愈發清晰。
張立軍看似將市公安局經營得鐵板一塊,但李毅飛絕不相信,一個龐大的係統內部會沒有裂痕,會沒有人對張立軍任人唯親、濫用職權、充當保護傘的行為心存不滿甚至憤怒。
關鍵在於,如何精準地找到這些“沉默的多數”或“受壓製的異見者”,並建立起安全、可靠的聯絡渠道。
這需要一場深入公安係統內部數據的“精準畫像”行動。
工程量巨大,但正是李毅飛技術優勢的用武之地。
李毅飛就像一名經驗豐富的數字時代偵探,準備在數據的海洋中尋找那關鍵的金線。
他的首要目標是市公安局的內部人事管理係統、績效考核數據庫以及部分可匿名訪問的內部論壇交流記錄。
通過之前掌握的多個零日漏洞和權限提升技巧,李毅飛繞過了複雜的身份認證和訪問控製列表,以一種近乎“幽靈”的狀態潛入了這些數據庫。
李毅飛極為謹慎,避免直接查詢敏感案件信息,而是將焦點集中在“人”的因素上。
他編寫了複雜的多線程篩選腳本,在後台悄無聲息地運行,掃描著全市數千名公安乾警的龐雜信息:
·重點篩選維度:
1.遭遇不公正對待的骨乾:重點排查近五年內,那些因堅持原則、辦案觸碰利益集團或不聽從“違規指令”而被調離關鍵崗位、受到不實處分、晉升被無故中斷的乾部。
人事任免通知、考核評語中的模糊措辭、以及內部督察部門的非公開記錄是交叉驗證的關鍵。
2.利益受損群體:查找本人或直係親屬在與隆盛礦業等企業的糾紛中明顯遭受不公,卻申訴無門的民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或因拒絕同流合汙而導致家庭經濟陷入困境的。
這需要將內部工會的困難補助記錄、部分脫敏後的信訪數據與外部公開信息進行智能關聯分析。
3.資深卻邊緣化的老同誌:那些警齡長、業務能力強、在普通乾警中有威信,但因不屬於“張派”核心圈層而始終被排除在決策層之外,擔任調研員、副職閒差的老警察。
他們的不滿往往積累最深,且顧慮相對較少。
4.技術精英與業務尖子:特彆是網安、技偵、刑偵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才。
這些人通常更專注於業務本身,對權力鬥爭可能較為疏離,擁有接觸核心數據或技術手段的便利,且對組織內部的公平正義有更清晰的判斷。
·行為特征分析:
1.內部通訊痕跡分析:掃描內部郵件係統、oa係統審批流程中的簽批意見,尋找那些語言風格正直、曾對某些案件處理或決策提出過不同看法的id,分析其人際網絡。
2.隱性圈子識彆:通過分析內部係統登錄的時間規律、訪問特定資源的ip關聯性、甚至食堂消費記錄的共現頻率,嘗試模糊識彆出可能存在的小範圍、非正式交流群體。
這個過程持續了幾乎一整天,李毅飛就像一位極具耐心的礦工,在數據的礦脈中仔細甄彆、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