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飛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向姚書記辦公室,皮鞋在市委大樓的大理石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在距離辦公室還有一段距離時,李毅飛就看見姚書記的秘書小張已經站在門口等候。
這個年輕人看起來不到三十歲,此刻正不自覺地摩挲著手中的文件夾,透露出內心的緊張。
"李書記,姚書記正在等您。"小張快步迎上前,臉上堆著職業化的笑容,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羨慕。
同樣是年輕乾部,眼前這位已是實權在握的政法委書記,而自己還隻是個服務領導的秘書。
李毅飛微微頷首:"辛苦了。"
李毅飛抬手輕叩,不等回應便推門而入——這是姚書記特意給予的"特殊待遇"。
辦公室內,姚書記正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翻閱文件,老花鏡滑到鼻尖。
聽到開門聲,他緩緩抬起頭,臉上立即浮現熱情的笑容:"毅飛書記來了,快請坐。"
李毅飛敏銳地注意到,姚書記手中的文件並非正在閱讀,而是隨意翻開的某一頁。
顯然,這位市委書記剛才隻是在做樣子。
"姚書記客氣了。"李毅飛在沙發上坐下,腰背挺直,姿態恭敬而不失分寸。
姚建國起身走向茶櫃,取出一罐茶葉:"嘗嘗這個,去年去西山調研時當地老鄉送的野茶,彆有一番風味。"他慢條斯理地沏茶,水聲在安靜的辦公室裡格外清晰。
李毅飛接過茶杯,指尖觸及杯壁時感受到恰到好處的溫度——既不太燙手,又保持了茶香。
這個細節讓他明白,這位市委姚書記是算準時間提前準備的。
"到任快一個月了吧?"姚建國在自己座位上坐下,雙手交叉放在桌上,"聽說你最近在政法係統做了不少工作。"
"分內之事。"李毅飛輕描淡寫地帶過,"倒是姚書記日理萬機,我還未來得及詳細彙報工作。"
姚建國朗聲笑道:"你這是批評我這個班長不關心同誌啊!"笑聲在辦公室裡回蕩,卻未達眼底。
兩人心照不宣地繞開張立軍被查這個敏感話題,就像房間裡有一頭誰都不願先提及的大象。
"陰鐵的情況比較特殊。"姚建國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語重心長,"我們是資源型城市,礦業是立市之本。雖然現在提倡轉型,但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李毅飛點頭表示認同:"姚書記說得對。不過正因為是立市之本,礦業領域的規範發展才更顯重要。
我最近調研發現,一些礦山在安全生產方麵還存在隱患。"
"發展中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姚建國輕輕帶過,"眼下經濟下行壓力大,保就業、保民生是頭等大事。
礦山要是停產整頓,工人們吃什麼?"
"安全生產和保障就業並不矛盾。"李毅飛不卑不亢地回應,"我已經讓安監局製定了分批整改方案,既消除隱患,又不影響正常生產。"
姚建國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安監局的方案我看過了,想法很好,但資金從哪裡來?市財政可拿不出這筆錢。"
"省應急廳有專項扶持資金,剩餘部分可以由礦方承擔。"李毅飛從容應對,"據我了解,幾家大礦企完全有這個能力。"
辦公室陷入短暫的沉默。姚建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借這個動作掩飾內心的波動。
他沒想到李毅飛已經把事情做到這個程度,連資金渠道都打通了。
"年輕人有乾勁是好事。"姚建國放下茶杯,語氣轉為嚴肅,"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