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原本準備好的施壓話語,似乎都打在了棉花上。
最終,他擺了擺手,語氣緩和了不少:“好吧,你說得也有道理。
總之,把握好度,穩定是第一位的。
有什麼情況,及時溝通。”
“請市長放心,我會掌握好分寸。”李毅飛知道,趙國強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施壓維穩,變成了現在的觀望和些許動搖。
這微妙的變化,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城郊那棟隱秘的彆墅裡,趙明遠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他也收到了風聲,似乎紀委的調查方向在調整,更讓他心驚的是,隱約聽到有人在暗中打聽三年前舊案的一些細節。
“媽的!李毅飛這個王八蛋,是不是真讓他摸到什麼東西了?”趙明遠對著電話低吼,聲音裡充滿了恐慌。
電話那頭的劉總,聲音依舊冷靜,但也能聽出一絲凝重:“明遠,稍安勿躁。
現在情況不明,自亂陣腳最蠢。
李毅飛可能是在虛張聲勢,也可能真有點東西。
但我們不能賭。”
“那怎麼辦?”
“兩手準備。
第一,讓你手下那幾個知道太多事的人,立刻出去避風頭,沒有我的通知不準回來!
第二,光在網上造勢不夠了,得給李毅飛找點更實在的麻煩。
我在省裡找的關係已經動了,很快會有分量更重的人出來說話。
另外,那個周建斌,必須牢牢控住,他知道的東西雖然不多,但關鍵時刻也能壞事兒!”
趙明遠眼中閃過狠戾:“我知道怎麼辦了。周建斌那個老滑頭,敬酒不吃吃罰酒!”
周建斌此刻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內心波濤洶湧。
趙明遠的人剛剛又給他打了電話,這次不再是利誘,而是赤裸裸的威脅,提到了他多年前經辦的一筆模糊賬目問題。
恐懼像毒蛇一樣纏繞著他的心臟。
然而,李毅飛剛才在視頻會議上的強硬姿態,以及隱約傳來的市長態度似乎有所軟化的消息,又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
他想起李毅飛交代他留意各部門動向的任務,這既危險,也是一條真正的投名狀。
周建斌咬咬牙,做出了決定。他拿起一份需要送交李毅飛簽字的普通文件,深吸一口氣,走向書記辦公室。
進門後,他先是例行公事地彙報了文件內容,然後,趁著李毅飛低頭簽字的空隙,用極低的聲音快速說道:“書記,財政局企業科那邊,今天突然加快了對明遠礦業旗下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的例行年檢流程,有點反常。”
李毅飛簽字的筆頓了一下,隨即恢複正常,頭也沒抬,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
周建斌知道,信息送到了。
他拿起簽好的文件,恭敬地退了出去,後背已被冷汗濕透。
這一步,他徹底踏上了李毅飛的船,再無回頭路。
方何偉在紀委的指定地點,心態已經平穩了許多。
調查人員對他的態度明顯更加客氣,問詢的重點也開始轉向舉報信的細節和可能存在的誣告動機。
但他依舊保持高度警惕,回答每一個問題都深思熟慮,不透露任何關於案件偵查的具體進展,尤其保護好李毅飛和鄭桐的秘密調查。
他將這段被迫“休息”的時間,變成了梳理案情的契機。
在腦海中,他將楊銘案、錢老四的毒品網絡、境外資金線索、以及趙明遠集團的商業版圖反複拚接,試圖找出那個最關鍵的連接點。
一個優秀老警察的直覺告訴他,真相已經不遠,但最後的突破,往往隱藏在最不起眼的細節之中。
鄭桐小組的進展也在繼續。
對那位曾發表不利言論的“知名學者”的背景深挖有了初步發現:該學者主持的一個研究項目,其主要資助方竟是一家與明遠礦業有關聯的“文化基金會”。
同時,對王德海的進一步詢問中,王德海在情緒穩定時,模糊地回憶起,當年他受到壓力時,似乎感覺到那個給他打電話的分局領導,也並非最終決策者,背後好像還有“更上麵的人”在關注。
線索如同散落的珍珠,正在被一根無形的線慢慢串起。
而李毅飛,就是那個執線的人。
夜幕降臨,李毅飛獨自站在辦公室的窗前,望著樓下市委大院門口閃爍的警燈和偶爾駛過的車輛。
手中的手機屏幕上,是鄭桐發來的最新簡報,關於那位學者與趙明遠集團的隱秘關聯。
李毅飛眉頭微蹙,意識到這場鬥爭的範圍和深度,可能遠超出他最初的預估。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