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要請劉書記出馬啊。"李毅飛笑道,"您在省裡有關係,人熟地熟,這件事非您莫屬。"
劉一昆沉默片刻:"好,我試試。"
送走李毅飛,劉一昆對秘書說:"這個李毅飛,比想象中難對付。"
"那我們還推動乾部交流辦法嗎?"
"推,為什麼不推?"劉一昆冷笑,"不過要換個方式。
你去找幾個法學專家,讓他們寫幾篇關於乾部交流的理論文章,先在學術界造勢。"
"高明!這樣就不是我們直接推動了。"
就在劉一昆布局的同時,李毅飛也在行動。
他讓周建斌整理了一份陰鐵市政法工作的經驗材料,準備在全省政法工作會議上發言。
"書記,這次會議很重要,省裡主要領導都會參加。"周建斌提醒。
"我知道。"李毅飛點頭,"所以要講實話,講乾貨。"
幾天後的全省政法工作會議上,李毅飛的發言引起轟動。
他沒有照本宣科,而是用大量實例和數據,介紹了陰鐵市在平安建設、智慧警務、基層治理等方麵的創新實踐。
講到最後,李毅飛話鋒一轉:
"這些成績的取得,關鍵在於我們有一支穩定的、專業的乾部隊伍。
政法工作有其特殊性,過於頻繁的乾部交流,反而會影響工作的連續性和專業性。"
台下,劉一昆的臉色變得很難看。
他沒想到李毅飛會在這個場合公開表達不同意見。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李毅飛的發言得到了多位地市政法委書記的呼應。
大家都對過於激進的乾部交流政策表示擔憂。
會議結束後,省委領導特意留下李毅飛,詳細聽取了他的意見。
"毅飛同誌的意見很中肯。"省委領導說,"改革要穩步推進,不能一刀切。"
回陰鐵市的路上,方何偉興奮地說:"書記,您這一仗打得漂亮!"
"彆高興太早。"李毅飛卻很冷靜,"劉一昆不會就這麼認輸。"
果然,第二天劉一昆就開始反擊。
他在市紀委全體會議上,大談"打破部門壁壘促進乾部流動",雖然沒有點名,但指向性很明顯。
更厲害的是,他很快組織了一次全市紀檢監察係統業務競賽,邀請省紀委領導現場指導。
競賽中,陰鐵市紀委乾部表現出色,得到了省紀委領導的高度評價。
"他在展示自己的領導能力。"周建斌分析道。
"很正常。"李毅飛不以為意,"有來有往才叫較量。"
讓李毅飛意外的是,劉一昆接下來的舉動。
他主動來找李毅飛,提出要聯合開展一次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
"李書記,我們與其各自為戰,不如攜手合作。"劉一昆說,"紀委和政法委聯手,效果會更好。"
李毅飛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對方的用意。這是要化敵為友,至少表麵如此。
"好主意。"李毅飛爽快答應,"具體方案我們來研究。"
聯合督查組成立後,工作效率確實提高了很多。
政法係統提供專業支持,紀委發揮監督作用,解決了不少企業反映的問題。
但在一次督查中,發生了意外。當督查組來到一家企業時,企業負責人突然反映,有政法乾部向企業索要好處。
"具體是哪位乾部?"劉一昆立即追問。
"這個..."企業負責人欲言又止。
李毅飛平靜地說:"有什麼情況直說,我們為你做主。"
"是...是公安局的王副局長。"
現場氣氛頓時凝固。王副局長是李毅飛一手提拔的乾部。
"這件事必須嚴肅查處。"劉一昆立即表態。
"當然要查。"李毅飛麵不改色,"不過要查就查個水落石出。
我建議立即成立調查組,由紀委和政法委共同負責。"
劉一昆深深看了李毅飛一眼:"好。"
調查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經過深入核查,所謂的"索賄"純屬子虛烏有,是企業負責人因為其他事情對王副局長不滿,故意誣告。
真相大白後,劉一昆對李毅飛說:"李書記,看來我們都被利用了。"
"很正常。"李毅飛微笑,"工作中總會遇到各種情況。
重要的是我們堅持了原則,還了乾部清白。"
這次事件後,兩人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變化。
雖然仍然是競爭對手,但多了一份相互尊重。
這天晚上,李毅飛接到伊春濟的電話。
"聽說你和劉家那小子鬥得挺熱鬨?"伊春濟笑著問。
"切磋而已。"李毅飛回答。
"不錯,懂得在競爭中成長。"老師讚許地說,"不過要記住,你們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劉一昆畢竟是劉家重點培養的接班人,不會這麼簡單。"
"我明白。"
掛斷電話,李毅飛安靜的坐在辦公桌前。
城市的夜景在眼前展開,璀璨中帶著神秘。
他與劉一昆的這場較量,不僅關乎個人得失,更關乎理念和道路的選擇。
而這一切,都隻是開始。
"來吧,讓我們看看誰能在競爭中成長得更快。"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