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鐵市城郊,翠屏湖畔,有一處名為“雲水間”的私人茶舍。
這裡環境清幽,竹林掩映,是不少政商人士偏好的雅聚之所。
周二下午,細雨蒙蒙,湖麵泛起層層漣漪。
市委書記姚達天的專車,悄無聲息地停在了茶舍最內側的專屬停車位。
秘書提前下車,撐開一把黑傘,姚達天整理了一下藏青色夾克的領口,臉上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期待與鄭重,快步走進了預定好的“聽雨軒”包間。
包間內,茶香嫋嫋。隻見一位約莫五十歲上下,戴著金絲邊眼鏡,梳著整齊背頭,身著深色中式立領上衣的男子正臨窗而坐,氣度沉穩。
他身旁站著一位三十多歲,身材精乾,手持一個黑色公文包的年輕人,眼神銳利,姿態恭敬,顯然是隨行人員。
“張司長!久仰久仰,路上有點堵車,讓您久等了,實在抱歉!”姚達天一進門,便熱情地伸出雙手,臉上堆滿了笑容。
他雖然是一方大員,但在可能決定自己下一步前程的“部委領導”麵前,姿態放得很低。
那位“張司長”這才不疾不徐地站起身,臉上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帶著些許矜持的笑容,與姚達天握了握手:“姚書記太客氣了,我也是剛到。
陰鐵市人傑地靈,這湖光山色,很是養人啊。”他的普通話帶著明顯的京腔,吐字清晰,語調從容。
“您能來我們這小地方指導工作,是我們的榮幸啊!”姚達天連忙寒暄,雙方分賓主落座。
那位精乾的年輕人——王秘書,立刻熟練地開始斟茶,動作規範而安靜。
“指導談不上,”張司長擺了擺手,端起茶杯輕輕嗅了嗅,姿態優雅,“主要還是下來走走,看看,了解一下基層的實際情況。
部裡領導一直強調,政策製定不能脫離實際嘛。”他說話不急不緩,目光平和卻帶著一種審視的意味,仿佛能穿透人心。
姚達天心頭一凜,感覺對方氣場很強,確實是“上麵”的做派。
他趕緊彙報起陰鐵市近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重點提到了在產業轉型、民生改善方麵的一些舉措和成效,言語間不乏自我肯定,也委婉地表達了對更高層麵政策支持的期待。
張司長聽得頗為認真,偶爾插話問一兩個關鍵數據或者具體案例,都顯得很在點子上。
他點評道:“姚書記主政一方,成績斐然,很不容易。
特彆是能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注重生態環境,有遠見。
部裡最近也在研究相關領域的政策導向,像陰鐵市這樣有基礎、有思路的地方,正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這話聽得姚達天心頭一熱,感覺句句都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
他趁勢試探道:“張司長,不知道您這次調研,主要關注哪些方麵?
我們市裡一定全力配合,需要了解什麼情況,我們隨時彙報。”
張司長微微一笑,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後靠,顯得更加放鬆:“主要還是乾部隊伍建設,以及地方在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方麵的創新實踐。
比如,我聽說你們市裡前段時間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麵,就做得不錯,反應迅速,措施得力,避免了重大損失。
這說明陰鐵市的領導班子是有戰鬥力、有擔當的。”
他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補充道:“當然,成績是過去的,關鍵還要看未來發展的潛力和乾部隊伍的活力。
部裡對有能力、有潛力的乾部,一直是關注和重點培養的。”
這話如同羽毛,輕輕搔在姚達天的心尖上。
他感覺對方似乎意有所指,心中那團希望之火燃燒得更旺了。
他連忙表態:“請張司長和部裡領導放心,我們陰鐵市的班子是團結的,乾部隊伍是想乾事、能乾事的!
我個人也一定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帶領全市上下,爭取更大的成績!”
“好,好啊。”張司長滿意地點點頭,目光掠過姚達天,似乎對他的表態頗為讚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