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局長,"李毅飛又轉向衛生局長,"我給你12小時,拿出詳細的醫護人員調配方案,要具體到每個人、每個崗位。"
接著,李毅飛對公安局長說:"趙局長,立即增派警力,對全市所有醫院周邊實行24小時巡邏,確保醫療秩序和醫護人員安全。"
最後,他對財政局長說:"劉局長,所有防控資金即日起實行日報製度,每天下午5點前把支出明細報我辦公室。
之前那筆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明天我要看到詳細說明。"
現場部署完畢後,李毅飛做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決定:"從今天起,我的辦公室就設在這裡。
王秘書長,你回去把我的行李拿來。"
"李市長,這太危險了!"幾位副市長齊聲勸阻。
"不必多說。"李毅飛擺手,"流感不退,我不離一線。
這不僅是對全市人民的承諾,也是對各位的要求。
劉副市長,你在指揮部坐鎮;
其他各位,按照分工立即行動。"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醫院,當醫護人員聽說新市長要在醫院辦公時,無不感到振奮。
一位老醫生感慨地說:"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領導了。"
晚上,李毅飛在醫院臨時辦公室裡接見了幾個特殊的人——來自各醫院的醫護人員代表。
李毅飛特意囑咐不要通知院領導,隻找一線的醫生護士。
"請大家說實話,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李毅飛親切地詢問。
一位年輕醫生鼓起勇氣說:"李市長,我們最擔心的是防護不足。
很多同事因為缺少防護裝備被感染了。而且,有些該到位的物資始終沒見到。"
一位護士長補充:"還有工作強度太大,很多同事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體力嚴重透支。
但最讓人寒心的是,聽說有些領導把防護物資批給關係戶了。"
李毅飛認真記錄著每一個問題,臉色越來越凝重。
會談結束後,他立即撥通了曹大偉的電話。
"曹書記,我需要支援。"李毅飛直截了當,"水又市最缺的是防護物資和醫護人員。
另外,我懷疑之前的防疫資金使用有問題。"
電話那頭的曹大偉立即回應:"需要多少物資,你報個數。
省衛健委已經組建了醫療隊待命,隨時可以支援。
資金問題,我讓審計廳介入調查。"
第二天一早,支援力量就到位了。
二十輛滿載防護物資的卡車開進了水又市,同時抵達的還有從全省各地抽調的三百名醫護人員。
更讓人意外的是,曹大偉親自帶隊前來。
在水又市醫院的臨時指揮部裡,曹大偉當著所有乾部的麵說:"省委會全力支持李毅飛同誌的工作,要人給人,要物給物。
誰敢在這個時候掉鏈子,就彆怪省委不客氣!"
這番話很快傳遍了水又市的官場。那些原本還在觀望的乾部,立即行動起來。
在隨後的三天裡,李毅飛展現出了驚人的工作效率:體育中心臨時醫院如期啟用,新增床位緩解了就醫壓力;
物資調配中心高效運轉,防護用品及時發放到一線;
醫護人員輪休製度得到落實,工作強度得到緩解。
第四天早晨,李毅飛回到了市政府辦公室。
這一次,他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所有副市長早早就在會議室等候,各部門一把手全部到齊。
"各位,現在我們開個短會。"李毅飛在主位坐下,"首先宣布幾個人事調整:衛生局長張海同誌調任市衛健委研究員,原副局長王強同誌代理局長職務;
財政局副局長李敏同誌代理局長職務。"
這個決定讓在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誰也沒想到李毅飛會在這個時候連續調整兩個重要部門的領導。
"其次,"李毅飛繼續道,"即日起成立水又市流感防控指揮部,我任總指揮,劉副市長任常務副總指揮。
所有防控指令,由指揮部統一發出。另外,設立督查組,對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
會議結束後,劉建明特意留了下來。
"李市長,有件事要向您彙報。"劉建明壓低聲音,"之前市裡確實儲備了一批防護物資,但是被張書記批條子調走了一部分,說是要給省裡一些關係單位。"
李毅飛沉默片刻,然後說:"這件事我知道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防控流感,其他的以後再說。
不過,從今天起,所有物資調配必須經過指揮部批準。"
劉建明會意地點點頭,對這位新市長的手段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周後,水又市的流感開始出現好轉跡象。
新增病例數首次出現下降,醫療秩序逐步恢複。
站在辦公室窗前,李毅飛望著逐漸恢複生機的城市,臉上露出了來到水又市後的第一個笑容。這時,辦公室門被敲響。
劉建明走進來,神色複雜地說:"李市長,張乾州書記明天要回市裡開會,指名要聽您彙報工作。
另外,他特意問起了人事調整的事。"
李毅飛微微一笑:"好啊,我也正想向張書記彙報工作呢。"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