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這就是我們新成立的物資調配中心。"李毅飛向來視察的人大代表介紹,"目前所有防疫物資都在這裡統一調配。"
物資調配中心主任趙誌強顯然沒料到這個陣勢,顯得有些緊張。
"趙主任,請向代表們介紹一下物資調配流程。"李毅飛當著眾人的麵說。
在人大代表們的注視下,趙誌強不得不打開庫存係統。
數據顯示,倉庫裡確實有一批標注為"待分配"的物資。
"這些待分配物資是給哪些單位的?"一位人大代表問道。
"這個......還在走分配流程。"趙誌強支支吾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一線醫院急需防護物資,能不能先調配給他們?"另一位代表追問。
就在這時,李毅飛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是蘇舒發來的信息:"江省商會已正式致函北古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詢問捐贈物資去向。"
李毅飛會心一笑,對代表們說:"各位代表,捐贈方剛才來函,希望了解物資使用情況。
我們應該給捐贈方一個明確的答複。"
這句話讓趙誌強的臉色頓時變得蒼白。
當晚,李毅飛接到曹大偉的電話:"毅飛啊,今天江省商會發來公函,詢問他們捐贈物資的使用情況,這件事你知道嗎?"
"我剛聽說。"李毅飛回答,"作為受贈方,我們確實應該給捐贈方一個交代。"
"嗯。"曹大偉沉吟道,"這件事你處理得不錯。
既解決了問題,又符合程序。"
第二天一早,李毅飛主動來到張乾州辦公室。
"張書記,關於那批捐贈物資,我有個建議。"李毅飛開門見山,"江省商會既然來函詢問,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他們一個正式回複?畢竟這關係到兩省之間的協作。"
張乾州沉吟片刻:"你的意見是?"
"我建議成立一個聯合工作組,邀請人大代表、審計部門一起,對這批物資的分配使用情況進行核查。"李毅飛說,"這樣既可以對捐贈方有個交代,也能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誤解。"
張乾州盯著李毅飛看了片刻,忽然笑了:"你這個建議很好,就按你說的辦吧。"
從張乾州辦公室出來,劉建明迎上來:"李市長,張書記同意了?"
"書記同意了。"李毅飛淡淡地說,"這件事現在已經不是簡單的物資調配問題了。"
三天後,聯合工作組公布了核查結果:確實有一部分捐贈物資因為"審批流程"被滯留,現已全部發放到一線單位。
物資調配中心主任趙誌強被調離崗位。
更重要的是,工作組建議建立捐贈物資公示製度,所有捐贈物資的接收和使用情況都要定期向社會公布。
在這場不見硝煙的較量中,李毅飛用合規合法的方式,巧妙地解決了問題。
李毅飛既沒有直接對抗張乾州,又確保了物資能夠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晚上,蘇舒打來視頻電話:"聽說問題解決了?"
"多虧了你那封公函。"李毅飛微笑,"不過下次能不能提前打個招呼?"
"我也是靈機一動。"蘇舒笑道,"江省商會確實收到了會員企業的反映,說捐贈物資不知道用在哪裡了,我不過是順勢而為。"
"這個順勢而為來得正是時候。"李毅飛感慨道。
掛斷電話後,李毅飛站在窗前沉思。
這場物資風波雖然暫時平息,但更深層次的問題依然存在。
張乾州作為省委常委兼市委書記,在水又市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不過,經過這次交鋒,李毅飛也找到了應對之道:既要遵守組織原則,又要善於運用規則;既要維護團結,又要堅持原則。
這時,秘書處送來一份文件:張乾州批示同意建立疫情防控物資公示製度。
李毅飛看著這份文件,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微笑。
在這個複雜政治生態中的生存之道——用智慧而非對抗,用規則而非情緒。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