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深,李毅飛放下剛批閱完的職業教育集團實施方案,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
桌上的台曆顯示,他來到水又市已經快5個多月了。
這5個多月裡,從流感疫情防控到招商引資,從教育改革到爛尾樓處置,每一步都走得紮實而堅定。
李毅飛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悅湖國際"工地徹夜不息的燈光。
這個曾經的城市傷疤正在煥發新生,就像水又市一樣,在經曆陣痛後迎來轉機。
這時,手機響起,是曹大偉書記的來電。
"毅飛啊,還沒休息?"曹大偉的聲音透著關切。
"正在看職業教育集團的方案。"李毅飛答道,"曹書記這麼晚來電,是有什麼指示?"
"兩件事。"曹大偉語氣鄭重,"第一,省裡已經正式將水又市列為"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的推薦單位,材料已經上報。第二..."
他頓了頓,"京城發展規劃委員會下周要召開區域協調發展研討會,特彆點名要水又市參加,這是個重要機會。"
李毅飛精神一振:"感謝省裡的推薦!這個研討會我們一定認真準備。"
"記住,"曹大偉意味深長地說,"要著重展示水又市在民生保障和產業發展方麵的創新做法。
蘇主任那邊,可以適當請教,但要注意分寸。"
"明白。"
掛了電話,李毅飛陷入沉思。
老丈人蘇保國剛調任京城發展規劃委員會主任,這次研討會就點名要水又市參加,其中的關照之意不言而喻。
水又市在民生領域的探索已經初見成效,如果能得到國家層麵的認可,對城市發展將是重要推動。
第二天一早,李毅飛召集專題會議研究參會事宜。
"這次研討會,我們要展示的不是政績工程,而是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成果。"李毅飛開門見山,"重點突出教育均衡發展和爛尾樓處置的創新做法。"
劉建明提議:"要不要把幾個典型案例做成展板?比如育才小學的變化、"悅湖國際"的重生過程。"
"不僅要展示成果,更要展示背後的工作機製。"李毅飛補充道,"我們的集團化辦學模式、"一樓一策"的處置方案,這些創新做法才是最有價值的。"
就在會議進行時,孟子義匆匆進來,在李毅飛耳邊低語了幾句。
李毅飛臉色微變,隨即恢複平靜。
"各位繼續討論,我稍後回來。"
走出會議室,孟子義立即彙報:"市長,剛接到消息,鄰省有個城市也在申報試點,他們的帶隊領導是..."
"是誰?"
"是王省長的老部下。"
李毅飛眉頭微皺,這確實是個棘手的情況。
王海峰省長雖然近來對他的工作表示支持,但在這種競爭性申報中,王海峰應該不會過多插手。
"知道了。"李毅飛沉吟片刻,"按照原計劃準備,我們要用實實在在的成果說話。"
接下來的幾天,李毅飛親自督導參會材料的準備。
李毅飛要求每個案例都要有詳實的數據支撐,每個創新做法都要有可複製的經驗總結。
在準備過程中,李毅飛接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
"李市長,我是青雲科技的老王。"電話那頭的聲音熱情洋溢,"聽說您要去京城參會?我們公司在京城也有分部,要不要順便過來考察一下?"
這是個難得的機會,青雲科技的京城分部擁有國內頂尖的研發中心,如果能引進部分研發功能到水又市,對產業發展將是重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