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見是,請徐理事長和基金會方麵,先提供這三幅文物的正式鑒定評估文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們水又市這邊,立刻組織文化、財政、審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成立聯合工作組,對保管條件、經費需求、接收流程進行可行性研究,拿出具體方案後,按程序上報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審議。
您看這樣是否更為穩妥?”
一番話,有理有據,有節有度。
既沒有直接拒絕,給對方留下口實,又把一個看似簡單的“接收”行為,拉回到了複雜、嚴謹的行政程序和法律責任框架內。
李毅飛完美地扮演了一個恪儘職守、依法行政的市長角色,讓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
唐副書記聽完,沉吟片刻,緩緩點頭,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神色:“嗯,毅飛同誌考慮得很周全,很有責任心!
接收文物捐贈不是小事,確實應該依法依規,把工作做細做實。
文淵同誌啊,李市長的意見很中肯,你們基金會要積極配合,把前期工作做紮實。”
徐文淵臉上的笑容徹底僵硬了,心裡仿佛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他精心設計的“公益”陷阱,被李毅飛用一套組合拳打得七零八落。
不僅預期的效果沒達到,反而被李毅飛牽著鼻子,要去做一堆繁瑣的“前期工作”。
這等於把他架在了火上,進退兩難——做,耗時耗力且結果未知;
不做,就顯得他之前的提議輕率,甚至彆有用心。
“是……是,唐書記,李市長考慮得確實周到。”徐文淵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聲音乾澀地應承下來,“我們基金會一定……一定全力配合。”
傅伯年教授在一旁微微頷首,看向李毅飛的目光中欣賞之意更濃。
這位年輕市長,不僅有原則,更有智慧,懂得利用規則來保護自己和城市的利益。
接下來的參觀,徐文淵明顯蔫了不少,話也少了。
他原本準備的後續招數,在李毅飛這堵密不透風的“規則之牆”麵前,似乎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展覽參觀在看似和諧的氛圍中結束。
送走唐副書記一行後,李毅飛站在“翰墨藝廊”門口,望著遠去的車隊,目光深邃。
孟子義走到他身邊,低聲道:“市長,剛才……”
李毅飛擺了擺手,打斷了他:“回去再說。”
回到辦公室,關上門,李毅飛才輕輕舒了一口氣。
剛才看似輕鬆應對,實則精神高度緊繃,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市長,您真是料事如神。”孟子義由衷地說道,“徐文淵果然在捐贈上做了文章。
要不是您提前讓我們研究了相關法規和流程,今天恐怕真要被他將一軍。”
李毅飛搖搖頭,神色並無得意:“不是料事如神,是不得不防。
他們這次學乖了,知道硬的不行,就來軟的;
知道直接送錢不行,就披上‘文化’、‘公益’的外衣。
手段更高明了,但也更陰險。”
李毅飛走到窗前,看著樓下漸漸亮起的燈火,語氣堅定:“不過,任他千般計謀,我自有一定之規。
這個‘規’,就是黨紀國法,就是程序正義。
隻要我們自身立得正,行得端,做事都擺在桌麵上,嚴格按照規矩來,他們就無隙可鑽。”
李毅飛轉過身,對孟子義吩咐道:“通知下去,聯合工作組明天就成立,你協調一下,讓相關部門抽調精乾力量。
記住,我們的態度是積極的,工作是認真的,但每一步都必須嚴格按照剛才我提的那幾條來,形成書麵記錄。
我們要把這件事,做成一個依法接收捐贈的範本,而不是給人留下任何話柄。”
“明白!”孟子義鄭重點頭。
經過今天這一番較量,徐文淵等人短期內恐怕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借口接近他。
但李毅飛也清楚,利益的誘惑足夠大,這些人絕不會輕易放棄。
他們就像潛伏在陰影裡的毒蛇,一旦時機成熟,還會再次露出獠牙。
不過,自己也無所畏懼。
這場在規則與智慧層麵的博弈,讓李毅飛更加確信,隻要堅守底線,善用規則,就能在複雜的官場環境中破開迷霧,行穩致遠。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