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在誘惑和壓力麵前保持絕對清醒和廉潔自律的品質,極其可貴!
把他放在省委核心部門,我們放心!
這也能樹立一個鮮明的用人導向:組織重用和保護的,就是那些自身過硬、敢於擔當、善於作為的乾部!”
紀委書記的表態,分量極重,直接回應了關於李毅飛是否足夠“成熟穩重”的質疑。
常務副省長則從經濟工作連貫性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我同意海峰省長的部分意見。
李毅飛在水又市打下的基礎很好,幾個大項目剛剛落地,正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期。
此時調離,會不會出現‘人走政息’的情況?
新任市長能否完全理解並延續他的發展思路?
這都是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讓他擔任副省長,既能進入省級領導班子,又能繼續指導水又市乃至全省的工業和發展改革工作,似乎是個更平穩的過渡方案。”
省軍區政委的發言言簡意賅:“李毅飛同誌魄力足,執行力強,是個能打硬仗的乾部。
我們軍隊喜歡這樣的,具體崗位,服從省委安排。”他的表態更多是象征性的支持。
宣傳部長則從另一個角度補充:“李毅飛同誌經過網絡風波的考驗,現在公眾形象非常正麵,是年輕一代乾部中的標杆。
將他放在更重要的崗位,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有利於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常委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逐漸熱烈起來。
支持破格重用的一方,強調李毅飛的獨特性和未來潛力,認為不能按部就班;
主張穩妥過渡的一方,則更關注工作的連續性和乾部培養的規律性。
雙方各有道理,爭執不下。
省委書記曹大偉一直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任何人的發言,隻是偶爾在筆記本上記錄幾句。
等到大家意見表達得差不多了,他才緩緩放下手中的筆,目光沉靜地環視全場。
“同誌們剛才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都是從工作出發,從對乾部負責的角度出發。”曹大偉的聲音不高,卻瞬間讓會議室安靜下來,“關於李毅飛同誌的使用,確實是一個需要慎重決策的議題。
他年輕,有銳氣,有成績,這是優勢;
但也正因為年輕,履曆相對單一,缺乏在更高層級宏觀把握全局的經驗,這是需要我們客觀看待的。”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深邃:“但是,我們選拔乾部,不能隻看資曆,更要看潛力,看擔當,看他在關鍵時刻能否經受住考驗。
李毅飛同誌在過去一年,尤其是在應對複雜局麵、推動深層改革方麵所展現出的政治智慧、鬥爭精神和駕馭能力,是遠超其年齡和任職經曆的。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這是一塊好鋼,關鍵是我們怎麼用,用在什麼地方最能發揮他的作用。”
“海峰同誌擔心從一線到智庫的轉換問題,這個擔心很正常。
但我們要相信優秀乾部的適應和學習能力。
把他放到政研室,不是讓他脫離實踐,恰恰是讓他站在全省的高度,回過頭來係統梳理和反思基層的實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二次飛躍。
這對他長遠的發展,至關重要。”他看了一眼王海峰,王海峰微微頷首,表示在認真聽取。
“至於水又市工作的連續性,”曹大偉繼續道,“我們可以選派得力的同誌接任,並且要求新市長必須保持發展戰略的定力。
同時,李毅飛同誌進入省委核心決策谘詢層,也能從更高層麵繼續關注和支持水又市的發展,這未必是壞事。”
他最後總結道,語氣果斷而有力:“綜合大家的意見和組織的全麵考察,我認為,對李毅飛同誌這樣經過特殊鬥爭考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優秀年輕乾部,應該打破一些常規,給予更大的舞台和信任。
省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這個崗位,既能發揮他善於學習、思維敏捷的長處,又能彌補他宏觀戰略研究方麵的不足,是一個非常適合他現階段成長鍛煉的位置。我同意組織部的建議。”
省委書記一錘定音。儘管王海峰等少數常委內心可能仍保留些許不同看法,但在主要領導已經明確表態,且大多數常委傾向於支持的情況下,也不再提出異議。
“好,既然大家沒有其他意見,關於李毅飛同誌的任命,就按這個方案報京城審批。”曹大偉最後說道,“我們要形成一種導向,讓那些想乾事、能乾事、乾成事、自身硬的乾部有奔頭、有舞台!”
常委會結束後不久,關於北古省部分乾部調整的決議,連同李毅飛擬任省委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副省級)的推薦材料,被迅速報送京城。
消息雖然尚未正式公布,但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在特定圈層內不脛而走。
水又市市長李毅飛,這個三十二歲的年輕乾部,即將邁入副省級領導行列,成為了北古省乃至更廣範圍內熱議的焦點。
有人讚歎,有人羨慕,自然也少不了複雜的目光和新的期待。
而此刻的李毅飛,對省委常委會上的激烈討論和即將到來的重大變動尚不知情。
他正冒著風雪,在水又市開發區查看重點項目冬季施工的保障情況,心思依舊撲在這片他傾注了心血的土地上。
喜歡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請大家收藏:()我成了最有錢的公務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