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真市的春天似乎格外短暫,剛過五月,空氣中就開始湧動起一股燥熱。
辦公室裡雖然開著空調,但透過玻璃窗,能看到外麵白花花的陽光炙烤著大地,遠處的景物在熱浪中微微扭曲。
李毅飛放下手中一份關於春耕生產的彙報材料,眉頭微蹙。
他走到窗前,看著樓下街道上行色匆匆、儘量尋找樹蔭遮蔽的行人,心頭隱隱有些不安。
他記得前世的這個時候,受全球氣候模式異常影響,今年夏季可能麵臨極端高溫天氣。
這對於一個農業占比不小、同時又在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和工業發展的工真市來說,絕非好消息。
“陳默,”李毅飛轉身對正在整理文件的秘書說道,“請氣象局的主要負責同誌,還有水利局、農業農村局、應急管理局、城管局的一把手,下午三點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另外,通知衛健委和交通局的主要領導也參加。”
陳默立刻領會了書記的意圖,應聲去安排。
下午三點,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準時到達李毅飛的辦公室。
小小的會議室裡坐滿了人,氣氛有些嚴肅,大家都不太清楚書記突然召集這麼多部門是為了什麼。
李毅飛沒有繞圈子,開門見山:“今天請各位來,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今年,特彆是夏季的天氣預測情況,以及我們各部門對應的準備工作。”他首先看向氣象局局長劉明,“劉局長,你先說說,你們對今年夏季的天氣有什麼研判?”
劉明推了推眼鏡,打開帶來的資料:“李書記,各位領導,根據我們目前的監測和研判,受多重因素影響,今年夏季,我市乃至整個區域,有極大概率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
平均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高1到2攝氏度,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c)預計將明顯偏多,並且可能出現階段性的極端最高氣溫,突破曆史極值的風險不能排除。
降水方麵,預計時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現‘澇旱急轉’或區域性乾旱的情況。”
這番話讓在座的不少人都提起了精神。雖然每年夏天都說熱,但氣象局如此明確地指出“極端高溫”和“乾旱風險”,還是近年來第一次。
李毅飛臉色凝重地點點頭,目光轉向水利局局長張建國:“張局長,如果出現持續性高溫和可能的乾旱,我們全市的水源保障情況如何?特彆是農業用水和城鄉生活用水。”
張建國顯然有所準備,但語氣並不輕鬆:“書記,各位領導,我們市的主要水源是青龍水庫和境內的幾條主要河流。
目前水庫蓄水量處於正常偏高水平,但如果出現長時間高溫少雨,蒸發量加大,加之農業灌溉用水進入高峰期,水源保障壓力會非常大。
特彆是西部幾個以農業為主的縣,比如灣仔縣,灌溉渠係年久失修,跑冒滴漏嚴重,用水效率不高。
城市供水管網也存在老舊問題,高峰供水期間部分地區水壓不足。”
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永富緊接著補充道:“李書記,現在正是夏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期,秋糧也處於播種或苗期,對水分需求極為敏感。
如果這時候出現‘卡脖子旱’,對全年糧食收成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我們正在指導各地加強田間管理,但水源是硬約束。”
應急管理局局長趙剛和城管局局長孫偉也分彆彙報了應對高溫天氣在應急救援、城市運行保障方麵可能麵臨的挑戰,比如電力負荷激增、戶外作業中暑風險、垃圾清運壓力增大等。
聽完彙報,李毅飛的食指輕輕敲擊著桌麵,沉思了片刻。
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必須未雨綢繆的現實威脅。他環視眾人,聲音沉穩而有力:
“各位同誌,氣象局的預測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極端高溫和乾旱,不僅僅是天氣問題,更是關係到糧食安全、供水安全、生產安全、民生保障乃至社會穩定的重大考驗。
我們不能等到酷暑難耐、旱情告急的時候再手忙腳亂,必須把工作做在前麵!”
他頓了頓,開始部署任務,條理清晰,指向明確:
“第一,水利局牽頭,農業農村局配合,立即對全市水源狀況、水利設施、灌溉渠係進行一次全麵排查和評估。
特彆是灣仔縣等農業重點縣,要拿出具體的渠係維修改造和節水灌溉方案,財政上要給予支持,必須在盛夏用水高峰前,儘可能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城市供水管網的問題,城管局和水務公司要拿出應對高峰供水的預案,確保市民基本生活用水不受影響。”
“第二,農業農村局要派出技術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用水、抗旱保苗。
要推廣節水技術,調整種植結構,儘最大努力保住糧食生產。”
“第三,應急管理局和衛健委要聯合製定高溫天氣應急預案。
重點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尤其是對建築工人、環衛工人、交警、快遞外賣員等戶外作業人群,要明確規定高溫時段停工或輪休製度,督促企業落實防暑降溫措施,在街頭設立必要的清涼補給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各級醫療機構要準備好充足的中暑急救藥品和設備,開辟綠色通道。”
“第四,城管局要加強對環衛工人的關愛,合理調整作業時間,避開正午高溫時段,必須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和清涼飲料。
同時要保障城市綠化,及時澆灌,發揮綠地的降溫增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