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市委常委會議室裡的燈光將每個人的表情都照得格外清晰。
李毅飛正式提議由周雨婷牽頭負責全市乾部作風整頓專項行動的提議。
這讓周雨婷的眼中閃過一絲幾乎難以察覺的詫異,隨即恢複了她一貫的從容。
周雨婷輕輕整理了下麵前的筆記本,抬起頭,目光平靜地迎向李毅飛:“感謝書記和常委會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落實好這項重要工作。”
她的表態得體而克製,沒有流露出過多的情緒,仿佛這隻是一項普通的任務分配。
李毅飛微微頷首,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常委。
他能感受到空氣中流動的微妙變化。趙永輝的臉色略顯陰沉,他端著茶杯的手停頓了一下,才慢慢送到嘴邊。
常務副市長劉清則低頭記錄著什麼,看不清表情。
紀委書記沈弘和政法委書記彭家河則是一副公事公辦的神態。
“雨婷同誌能力突出,由她牽頭再合適不過。”李毅飛語氣平和,仿佛隻是在陳述一個客觀事實,“這次近港縣暴露出的問題,不是孤立的。
我們必須以此為契機,在全市範圍內來一次作風問題的大排查、大掃除。
專項行動的方案,請雨婷同誌儘快組織力量研究製定,提交常委會審議。”
“好的,書記。”周雨婷再次簡潔回應,語氣平穩,聽不出喜怒。
李毅飛心裡清楚,把這個燙手山芋交給周雨婷,是一步險棋,也是一步妙棋。
周雨婷在工真市深耕多年,根基不淺,與趙永輝並非一路人,但她也絕非易於掌控的角色。
讓她站到整頓作風的前台,勢必會觸動以趙永輝為代表的本地派係的利益,兩人之間的摩擦幾乎不可避免。
而他這個市委書記,則可以暫時超脫於具體的衝突之上,扮演平衡者和仲裁者的角色,既能推動工作,又能借機觀察、凝聚人心,逐步鞏固自己的權威。
“同誌們還有什麼意見?”李毅飛環視一周。
“我支持書記的決定。”趙永輝終於開口,聲音有些乾澀,“乾部作風問題確實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
雨婷書記牽頭,我們市政府這邊一定全力配合。”他的話聽起來無可挑剔,但“配合”二字,卻隱隱劃下了一道界限——這是你市委牽頭的工作,我們市政府配合。
李毅飛仿佛沒有聽出弦外之音,點了點頭:“好,那就這麼定了。散會。”
常委們陸續離開會議室。趙永輝走得很快,幾乎沒和任何人交流。
周雨婷則是不急不緩,和身旁的彭家河低聲交談了兩句,臉上帶著淡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李毅飛最後一個離開,回到辦公室,陳默已經將泡好的茶放在了他的桌上。
“書記,周副書記那邊,需不需要我提前溝通一下方案起草的思路?”陳默謹慎地問道。
李毅飛擺擺手:“不必。讓她先拿方案,我們再看。”
李毅飛需要看看周雨婷會拿出一個什麼樣的方案,是雷聲大雨點小,敷衍了事?
還是真刀真槍,準備借題發揮?這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她的真實意圖和立場。
……
第二天上午,周雨婷的辦公室。
她召集了紀委、組織部、市委辦研究室的相關人員,召開了一個小範圍的籌備會。沒有寒暄,她直接切入主題:
“李書記把作風整頓專項行動這項重要的任務交給我們,是對我們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周雨婷的聲音清晰而冷靜,“近港縣的教訓是慘痛的,根子就在乾部作風飄浮、不擔當、不作為。
我們的方案,必須堅持問題導向,要實打實,能落地,見成效,絕不能搞成新的形式主義。”
她的話調不高,卻帶著一股振奮的力量。“重點要聚焦幾個方麵:一是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打折扣、搞變通的問題;
二是服務群眾和企業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的問題;
三是麵對急難險重任務畏縮不前、不敢擔當的問題。
督查室要儘快梳理近年來在督查審計、信訪舉報中反映突出的作風問題線索,組織部要結合乾部日常考核,提供情況。”
周雨婷的指令明確具體,與會人員紛紛記錄。
誰都看得出來,這位女副書記是動真格的了。
消息很快傳到了趙永輝那裡。
市長辦公室內,趙永輝眉頭緊鎖。他對坐在對麵的劉清說道:“她倒是動作快。看來,是想借著這股東風,好好表現一番了。”
劉清歎了口氣:“市長,這次我們確實被動。
近港縣那兩個蠢貨……唉!
現在把柄落在彆人手裡,周雨婷要是拿著雞毛當令箭,借機擴大打擊麵,我們會很麻煩。”
“麻煩?”趙永輝冷哼一聲,“工作是大家一起做的,作風問題誰手下敢說完全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