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嶽璃於川北成功拖住劉整偏師,為四川贏得喘息之機時,千裡之外的荊襄大地,戰火終於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猛烈燃起。
蒙古征南都元帥阿術,挾忽必烈一統漠北的餘威,統帥二十萬大軍包含蒙古本部、漢軍、探馬赤軍及大量簽軍輔兵),戰船千艘,水陸並進,對襄陽、樊城發起了空前猛烈的進攻。
這一次,蒙古軍的攻勢遠非往日可比。不僅兵力雄厚,更重要的是,經過忽必烈的整合和漢人工匠的改進,其攻城器械、戰術水平都有了顯著提升。巨大的回回炮被更高效地組裝運用,拋射的已不僅僅是巨石,還有燃燒的油罐、腐爛的屍體甚至病死的牲畜試圖傳播瘟疫)。大量的弩炮和弓弩手進行覆蓋式射擊,壓製城頭守軍。
更令人擔憂的是,阿術吸取了以往教訓,對漢水水道的控製達到了極致。龐大的水軍艦隊徹底封鎖了江麵,並不斷嘗試搭設浮橋,企圖將襄陽、樊城徹底分割包圍,切斷兩城之間的聯係及來自南岸的任何微弱補給。
襄陽守將呂文煥、樊城守將牛富,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儘管他們早已加固城防,儲備糧草,將士用命,但在蒙古軍如同狂風暴雨般的連續猛攻下,城牆不斷受損,兵力持續消耗,物資尤其是箭矢、火油、藥品開始急劇減少。
牛富再次拿出了淩嶽當初派人送來的“守城利器”圖紙,命工匠日夜趕製改良型猛火油櫃和炸藥包,在關鍵時刻給予蒙古軍重大殺傷,但數量有限,難以扭轉整體頹勢。他多次派人冒死突圍,向外界求援,但送出的消息大多石沉大海。
荊襄戰局岌岌可危的消息,通過不同渠道,斷斷續續地傳到了夔州和合州。
淩嶽和王堅通過無線電緊急磋商。
王堅電文:“荊襄危殆!若襄樊有失,則江漢門戶洞開,虜騎可順流直下,江南危矣!然我合州直麵川北之敵,兵力捉襟見肘,難以東援。如之奈何?”
淩嶽回複,字裡行間透著凝重:“王兄所言極是,荊襄乃天下樞紐,不容有失。然我夔州新創未複,主力亦難遠離。為今之計,唯有兩點:其一,我即刻設法,通過江南渠道,向臨安朝廷再次緊急示警,促其發兵救援雖知希望渺茫);其二,你我可利用此新式通訊之利,將所獲蒙古軍動向、戰術特點,尤其是其水軍布防、炮陣位置等情報,整理彙總,設法送往荊襄,或能助呂、牛二將軍一二!”
雖然無法直接出兵,但他們決定利用無線電帶來的信息優勢,進行遠程支援。淩嶽讓淩八的情報網絡設法與荊襄地區殘存的宋軍暗線取得聯係,建立一條危險但可能的信息傳遞通道。同時,他與王堅將各自偵測到的關於阿術部隊的情報,特彆是來自不同方向的觀察進行對比分析,得出更準確的判斷,然後通過加密電文發送給聯絡人,再設法送入襄樊。
這其中風險極大,信息傳遞也可能嚴重滯後,但這是他們在當前條件下,能為荊襄前線提供的最大幫助了。
無線電波,在這場席卷天下的烽煙中,首次扮演了戰略情報傳遞的角色。雖然微弱,卻是一次劃時代的改變。
然而,就在淩嶽和王堅為千裡之外的戰局焦心不已時,四川境內的局勢再起波瀾。被嶽璃拖在川北的劉整,久攻不下,惱羞成怒,竟然改變策略,分出一部兵力,繞道襲擊與夔州結盟的、位於東南方向的一個州府——雲安軍今重慶雲陽)!
雲安軍兵力薄弱,猝不及防,連連告急求援!
消息傳來,夔州震動。雲安軍是同盟成員,若見死不救,則同盟人心渙散;若派兵救援,則夔州本就緊張的兵力更加空虛,萬一蒙古主力從其他方向突入,後果不堪設想。
淩嶽再次麵臨艱難抉擇。
喜歡時空霸主:從宋末開始打造全球帝請大家收藏:()時空霸主:從宋末開始打造全球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