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嶽決心已定,整個機器圍繞“斬首阿術”的目標瘋狂運轉起來。留給他的時間隻有短短十天。
“破虜軍”的集訓進入了最後也是最殘酷的階段。這支被寄予厚望的精銳,人數最終定格在兩千人,是從全軍數萬將士中反複篩選出的佼佼者,個個悍勇忠誠,身體素質極佳。在仿真人軍官不眠不休的嚴苛訓練下,他們進行著超越時代的高強度體能、陣型、格鬥以及針對性的夜襲、滲透、破襲訓練。訓練傷亡指標被淩嶽親自批準提高到令人咋舌的程度,一切隻為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最強的突擊力量。配發給他們的裝備也是最好的,修複一新的精良甲胄,百煉鋼刀,強弓硬弩,以及每人配發三枚改進後的震天雷。
嶽璃作為這支尖刀的主將,更是身先士卒,與士兵一同摸爬滾打,她本身的武藝和戰鬥經驗就是最好的教材。雖然舊傷未愈,但她的眼神卻比任何時候都要銳利和專注。
匠作營在淩一的帶領下,幾乎是在燃燒生命。那十八具極其不穩定卻威力巨大的“震雷”被反複檢查和調試,力求將故障率降到最低。淩一甚至根據有限的晶石能量特性,設計出了一種簡陋的“單兵能量護盾”發生器,雖然隻能持續極短時間,防禦力也有限,且對晶石消耗巨大,但關鍵時刻或許能保命。這些護盾發生器被優先配發給負責操作“震雷”和擔任突擊箭頭的敢死隊員。
蘇婉清的後勤體係承受著極限壓力。要保障“破虜軍”的超額供給,要維持軍工坊的全力運轉,還要應對日益頻繁的邊境摩擦帶來的額外消耗。她幾乎榨乾了控製區內每一分潛力,甚至組織了一支由婦女組成的運輸隊,冒險通過小路向前線運送物資。
冉璡的筆和情報網絡也開足馬力。他一方麵繼續發布文告,穩定內部人心,另一方麵則將所有偵察力量集中起來,不惜代價地滲透蒙古大營,搜集阿術中軍的確切位置、巡邏規律、防禦弱點等一切信息。呂師夔的到來也並非全無好處,至少讓冉璡的情報人員對蒙古軍高層的人員構成和內部矛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淩嶽本人則坐鎮中樞,統籌全局,每一個決策都關乎成敗。他深知此戰意義重大,勝則海闊天空,敗則萬劫不複。巨大的壓力讓他幾乎夜不能寐,眼中布滿了血絲。
然而,暗流從未停止湧動。
被軟禁的史嵩之,異常地安靜配合,每日隻是讀書寫字,仿佛認命了一般。但淩嶽深知此老奸巨猾,絕不會坐以待斃。他加派了雙倍的人手監視,連那個被收買的啞巴仆役也處於嚴密監控之下但並未動他,以免打草驚蛇)。果然,在斬首行動準備到第七日時,監視人員回報,史嵩之利用極其隱蔽的方式通過窗戶投射陽光的特定角度變化向外傳遞信號?),似乎再次與外界進行了某種聯絡!內容無法破譯,但其指向,依舊是荊州呂文德的方向!
“呂文德…”淩嶽看著地圖上荊州的位置,眉頭緊鎖。此人手握重兵,若真的不顧一切出兵入川,將是心腹大患。但此刻,他已無暇分心對付。
“繼續嚴密監視,記錄所有異常。暫時不要驚動他。”淩嶽下令。史嵩之現在還有用,是他與朝廷談判的籌碼,也是麻痹呂文德的一顆棋子。
另一方麵,涼山方向的壞消息依舊不斷傳來。怪物的活動範圍已經超出了山區,開始威脅到周邊的鄉村。淩七報告,他們嘗試使用“震雷”攻擊一頭落單的巨型晶體怪物,雖然成功將其重創,但爆炸似乎引來了更多怪物的瘋狂反撲,而且那種規律的信號在爆炸後短暫增強後又恢複了!封鎖線搖搖欲墜。淩嶽不得不再次從本就緊張的兵力中,抽調出五百人馳援夔州,協助淩七鞏固防線,並授權他在萬不得已時,可以執行“最終封鎖”方案——炸毀所有通往礦區的要道,將那片區域徹底隔離。
時間一天天過去,決戰的氣氛越來越濃。釣魚城內外,仿佛一張逐漸拉滿的強弓,空氣中彌漫著令人窒息的壓抑。
第十日,傍晚。
“破虜軍”兩千將士,在嶽璃的帶領下,於校場肅立。他們鴉雀無聲,甲胄分明,眼神中充滿了決死一戰的銳氣。十八具“震雷”和二十套單兵護盾發生器被小心翼翼地裝載上車。
淩嶽站在點將台上,目光掃過這些即將深入虎穴的勇士。
“將士們!”他的聲音沙啞卻充滿力量,“廢話不多說!韃虜欺我太甚,朝廷逼我太急!今夜之後,要麼我等揚名立萬,搏個前程!要麼馬革裹屍,不負此生!此戰,有進無退!有勝無敗!”
“有進無退!有勝無敗!”兩千人發出的低吼如同悶雷,震人心魄。
“出發!”
軍隊如同暗夜中的潮水,悄無聲息地湧出釣魚城,向著西麵阿術大營的方向潛行而去。淩嶽站在城頭,望著他們消失在山巒的陰影中,拳頭緊握,心中默默祈禱。
然而,就在嶽璃出發後不到一個時辰,一名渾身浴血、來自荊湖方向的哨探,拚儘最後力氣衝回了釣魚城,帶來了一個驚天噩耗!
“將軍!不好了!荊州呂文德…呂文德突然儘起大軍五萬,以‘討逆’為名,已突破巴東隘口,正沿江急速西進!先鋒已至巫山附近!最多…最多三日,便可兵臨夔州城下!”
轟!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狠狠砸在淩嶽心頭!
呂文德!他竟然真的不顧邊境防務,在這個關鍵時刻大舉入川!史嵩之的毒計,終於發酵了!
前有嶽璃孤軍深入冒險一擊,後有呂文德五萬大軍壓境,內有涼山異變隨時可能失控…
淩嶽隻覺得一陣天旋地轉,前所未有的危機感瞬間將他淹沒。
喜歡時空霸主:從宋末開始打造全球帝請大家收藏:()時空霸主:從宋末開始打造全球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