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前期並沒有被朝鮮朝廷和當地官員所發現。
雖然與當地民眾偶有摩擦,但興國軍軍紀嚴明,特彆強調公平買賣、禁止擾民,大體上還保持相互間相安無事。
第一批滿載鐵礦石、銅料的船隻,開始定期往返於朝鮮與山東之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興國軍如此大規模的異動,終究無法完全掩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被當地士紳和官府所發現。
地方官員的奏報開始陸陸繼續地送達漢城。
啟稟大王,西海仁川等地,有不明船隻頻繁出入,有大量人員進駐當地,並且擅自修築工
事……
德川附近有陌生人在活動,形跡可疑……
價川礦區有外來商賈高價收購礦石,恐非善類……
然而,這些初期預警並未引起朝鮮朝廷足夠的重視。
同時朝鮮朝堂動蕩不安、爭權奪利,關於繼續奉大明為主,還是投靠後金,兩種意見搖擺不定,大臣們爭吵不休。
因此疏於對地方上的管控。
大多數官員還認為這不過是倭寇騷擾的新變種,或是小股海盜的臨時巢穴,隻需責令地方守軍加強戒備即可,並未上升到國家威脅的層麵。
甚至有些官員收到地方報告的後,選擇了壓下不報或輕描淡寫。
這也是趙子龍一開始就規劃的,先猥瑣發育,在站穩腳跟之後,不介意和對方再硬碰硬。
直到有朝鮮水師小船和興國軍巡邏艦在海上發生衝突,被警告性炮擊,以及仁川基地規模日漸擴大,無法忽視時,朝鮮朝廷才逐漸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內部的扯皮和推諉,又耽誤了寶貴的應對時間。
崇禎六年1633年)秋,當朝鮮朝廷終於確認不少地區已被不明勢力長期占據,並在仁川、德川、價川建立了堅固的據點以後,漢城王宮終於炸開了鍋。
朝會之上,氣氛空前的緊張。
主戰派群情激憤。
武臣代表,訓練大將、南人黨一派的李敏鎬率先出列,聲若洪鐘:大王!此等狂徒,占我島嶼,窺我腹地,掠我礦藏,形同割據!若再姑息,國將不國!臣請率京畿精兵,彙合水師,直搗仁川,收複海島,以彰國威!讓彼等宵小知我朝鮮絕非可欺之輩!
眾多少壯派官員和深受儒家華夷思想影響的文官紛紛附議,認為必須用雷霆手段維護主權尊嚴,受儒家文化影響,他們這些人和華國人一樣,都有著很強的領土意識。
主撫派則是憂心忡忡。
領議政、西人黨領袖金瑬持重地發言道:大王,敵情不明啊!觀其能在短時間內占據多處要地,修築堅固工事,其組織、戰力絕非尋常海盜。冒然興兵,若勝固然好,若敗……則國威儘失,局勢恐更加糜爛。不如先遣使責問,探明其來曆、意圖,或可嘗試曉以利害,許以有限通商,令其退出部分據點,方為上策。
立即有新人黨的官員出來附和:“對啊大王,現在各地災情四起、國庫空虛,如果真要動兵戈,軍餉糧草都是問題……”
一部分老成持重的官員也紛紛支持此議。
喜歡明末狠人:苟在遼東開荒建後宮請大家收藏:()明末狠人:苟在遼東開荒建後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