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秀娘又組織大家繼續用收集到的藤蔓、乾草編織更多的筐、簍、籃子、草席這些生活必需品。
蘇芹芹坐在秀娘身邊,看著她靈活的雙手,細心地學習方向,兩個女人顯得格外的和諧。
幾天後,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降臨,李家兄弟在熟悉島嶼周邊海域時,在一處隱蔽的海灣裡發現了一艘擱淺在沙灘裡的漁船。
雖然船體破碎,損壞嚴重,桅杆也斷了,但主體結構尚存,可能是多年前遇難船隻的遺骸。
“趙大哥,有船,我們發現一艘破船,”
李海興奮地跑來報告。
趙子龍立馬前來查看。
這艘船比他們現在的小船大了一倍不止,如果能修複好,無論是運輸、捕魚,還是將來的對外聯係都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還能不能修複?”
趙子龍問李家兄弟。
李海仔細檢查了一下船體,撓撓頭:“破損是挺嚴重的,需要不少的木料和桐油、麻絲…..不過我和我弟可以試試看,應該能修個七八成,”
趙子龍拍板:“修船列入重要任務,需要什麼材料優先供應,”
關於破船的消息,讓所有人都很振奮,這表明著他們以後可以獲得更多海鮮。
夜晚。
等眾人沉睡,趙子龍再次進入空間,隨著島上人口的增加,集體勞作的凝聚力以及每個人對未來的期望,所以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場,讓靈泉增長的速度更快了,而且也更加活躍。
但要想空間和靈泉從根本上大幅增強,還是要不斷地擴大後宮的人數。
通過這段時間,趙子龍發現每個女人的第1次對空間能量的補充是最大的,後麵每天的日常運動雖然也能補充能量,但比起第1次會降低太多。
“看來,又要到大陸走一遭了,”
趙子龍自言自語道。
後麵的日子,眾人齊心協力,李海、李河撈海鮮、石老漢、石柱進山打獵、秀娘領著女人們摘野菜、趙子龍帶著芹芹燒木炭、孫郎中加緊儲備草藥。
經過個把月的趕工,物資儲備更加充沛。
趙子龍又從空間調出上千斤小米,交給秀娘管理。
寒風漸至,小雪也下過幾場,嚴冬終於要來了。
海麵雖然沒有冰封,但海水冰冷,波濤洶湧。
外麵土地上,開始長期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白霜,土地已經開始上凍。
生活重心從戶外活動,也轉向了洞內的縫紉編織、屋子整理和格鬥練習。
嚴冬的炭火盆日夜不息地燒著,洞內四季如春。
秀娘和周嫂吳媽帶領女人們,將收集到的獸皮、厚布和乾草加緊縫製成更保暖的衣物和被褥。
蘇芹芹本來就有針線基礎,所以進步更是明顯,技術也是越來越熟練了,甚至能夠獨立地縫製出一件像模像樣的皮坎肩。
第一件成品就放在了趙子龍的鋪位上,趙子龍拿起來仔細看了看,感受著那份細膩的心思,將她拉進懷裡溫存一番,在她耳邊低聲細語,不知說了什麼,引得她麵紅耳赤、嬌羞不已。
男人們也沒閒著,一邊打磨身體,一邊練習格鬥技術。
洞裡放滿了練力量用的石鎖,從50斤,到500斤不等。
石柱幾個年輕人一般用100斤左右的,趙子龍用500斤的尚且嫌輕,前段時間他曾經舉起過海邊一塊礁石,至少應該有六七百斤,讓其他人眼珠子都差點掉下來,紛紛叫嚷簡直不是人。
趙子龍對石柱、李海、李河的格鬥訓練非常嚴格,甚至是殘酷。
除了基礎的軍體拳,還教授簡單的兵器格鬥技巧。
用削尖的木棒代替長矛練習刺殺,用木刀練習劈砍,甚至找來極有韌性的紫杉木和獸筋,嘗試製造了幾張威力不小的獵弓,帶著他們在洞穴附近練習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