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科技研發如火如荼之際,趙子龍也已經開始著手實施另一個重要人才引進計劃。
主公為何對這個盧象升如此關注?
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孫傳庭不解地問道。
趙子龍解釋道:我觀盧象升此人,清廉剛正,並且能力出眾,民政和軍事皆有建樹,正是我們現在最急需的人才。但以他的性格,絕不會輕易背叛朝廷。所以,我們要用些特殊手段。
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計劃:大家都知道《水滸傳》中有個水泊梁山智取楊誌的計策吧,我的計劃就設計讓盧象升在官場中受到排擠打壓,待他心灰意冷之時,我們再伸出援手,如此……
《水滸傳》在明朝中後期逐漸普及,到了明末的時候,已經成為民間文學的經典讀物,同時也成為農民起義軍的重要精神養分。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農民階層,對書中宣揚的“官逼民反”主題有天然認同感,未將其列為禁書,卻沒想到竟有如此大的負麵作用。
在座的,不管是讀過書的還是沒讀過書的,對書裡麵的內容都是非常了解的,畢竟這個時代說書的什麼的也很多,因此對趙子龍的意思一下子就領悟到了。
柳如煙立即答謝:主公的意思是,我們要暗中推動朝廷、官場對盧象升進行打壓,然後收取漁翁之利?
正是。
趙子龍讚許地點點頭,但是要做得不著痕跡。可以挑撥他與上司、同仁之間的關係,讓他受到排擠…..
蘇芹芹補充道:還可以散播謠言,說盧象升與東林黨過從甚密,引起閹黨的猜忌…..
眾人集思廣益,頓時很多毒計都給盧象升安排上了,肯定夠他喝一壺的了。
計劃確定後,各方立即行動起來。
盧象升目前是河北大名府知府,柳如煙趁機將情報網絡拓展到當地,並在京城以及當地的官場和民間,散播關於盧象升的種種謠言。
蘇芹芹則利用貿易往來,賄賂、要挾一些官員上書彈劾。
就在針對盧象升的計劃穩步推進之時,基地迎來了崇禎三年也就是1630年的春耕時節。
進入四月份,北國大地回春,土地也開始解凍,春耕開始。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儘,大澤山下的田野間已經到處是人聲鼎沸。
石老漢帶著墾殖大隊的2000多名成員,趕著新配發的耕牛,在平整好的田地裡開始忙碌著。
經過一個冬天的休整和建設,基地的開墾麵積已經擴大了數十倍不止。
主公請看,
石老漢指著整齊的田壟,臉上洋溢著莊稼人的自豪:今年咱們已經平整了5000畝水田、畝旱田,全都用上了新式曲轅犁,耕作效率比正常水平能提高三成。
趙子龍滿意地點頭:肥料準備得如何了?
楊玉蝶接話道:按照主公的吩咐,我們建立了堆肥場,人畜糞便都收集起來發酵。另外還從海邊運來了大量海藻,混合製成肥料。
這時,林婉兒帶著技工學堂的數百名學員來到田間支援。
這些少年人手持新式的播種工具,正在試驗更有效率的播種方法。
主公,
林婉兒興奮地彙報:根據您提出的理念,我們計劃在麥田間作豆類,既能充分利用土地,還能肥田。
趙子龍仔細觀察著田間的情況,不時根據後世的成功經驗提出改進意見。
春耕的順利開展,意味著今年基地的糧食供給將更加充足,這對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確保春耕順利完成,趙子龍調用了基地所有的軍隊一起幫忙。
同時,他從空間中拿出已經經過靈泉優化過的種子進行播種。
這些種子產量至少能夠增加一倍以上,生長期卻是縮短近一半,一年至少能夠實現3~4熟。
為了填飽更多人的肚皮,他專門選擇的高產作物,如地瓜、土豆、玉米等等,借助北方的黑土地地,畝產分彆能夠達到每年公斤、公斤、4000公斤。
這樣一算,年產能夠達到2億公斤以上,每人每天2斤糧食計算,足夠養活近30萬人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集中流民招募,人口大增。
其中基地居民達到了驚人的餘人,其中陸軍人;海島上也達到了8000餘人,其中陸軍2000人,海軍2000人;趙子龍護衛隊也終於增加到了50餘人。
冬春交替,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還能夠招募到更多的饑不果腹的流民。
就在春耕有序進行的同時,趙子龍開始實施另一個重要計劃——徹底清除南京張誠之流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