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六,宜祭祀,宜動土。
大澤山南麓半山腰,一處新開辟的烈士陵園肅穆而立。
清晨的薄霧尚未散去,數百名興國軍全體中高級將領已經齊聚在此。
今天是烈士陵園落成的日子,也是第一次正式祭奠的儀式。
趙子龍站在最前方,望著眼前整齊排列的墓碑,心情複雜。
這些墓碑下安葬的,都是在曆次戰鬥中犧牲的將士。
有在剿匪中陣亡的,有在海上攔截戰中沉船的,還有在修建工事時意外喪生的,凡有烈士稱號的,死後皆可進入陵園之中。
主公,都準備好了。
劉七低聲稟報。
趙子龍點點頭,邁步走向陵園中央的紀念碑。
這座用大青石壘成的紀念碑高達三丈,上麵刻著興國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開始吧。
趙子龍沉聲道。
號角長鳴,祭奠儀式正式開始。
趙子龍親自宣讀祭文,聲音在山穀間回蕩:
嗚呼諸君,捐軀赴義。魂歸天地,名垂青史。爾等雖逝,精神長存。今立此碑,永誌不忘…...
讀著讀著,趙子龍的聲音不由自主地就有些哽咽。
他想起了那個在朝鮮之戰中,為了掩護戰友撤退而身中數箭仍死戰不退的年輕士兵;想起了那個在修建炮台時,為了搶救器材被落石砸中的老工匠;想起了那個在海上攔截戰中,與敵船同歸於儘的船長......
這些事跡和麵孔就仿佛一幅幅畫麵,不停地從他眼前閃過。
主公…...
站在他身後的曹清婉輕聲提醒。
趙子龍深吸一口氣,繼續宣讀:…..今我興國軍,立此誓言:必承宗旨,護佑黎民。讓所有人吃上飯,所有人不納糧!
讓所有人吃上飯,所有人不納糧!
全場將士齊聲高呼,聲震雲霄。
祭奠儀式結束後,眾人各自散去,趙子龍獨自在陵園中漫步。
每一塊墓碑前都栽著一棵鬆樹,這是取鬆柏常青之意。
主公,
孫傳庭這時也跟了上來:對設立烈士陵園一事,將士們都很感動,都說從未見過哪個將領會如此重視陣亡士卒的身後事。
趙子龍撫摸著一塊嶄新的墓碑,輕聲道:老孫啊,你說這些將士都圖什麼?他們本來可以安安分分種地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你說他們為什麼要跟著我們拚命?
孫傳庭沉默片刻:因為他們相信,主公能給他們的老婆孩子還有後代帶來更好的生活,能給他們,給天下人一個更好的世道。
是啊...
趙子龍長歎一聲:所以我們更不能辜負這份信任。後續烈士家屬的福利和補助一定要發放到位,不能讓他們寒心啊,
他最後看了一眼陵園,對孫傳庭說:傳令下去,以後每逢清明、中元,都要在此舉行祭奠。陣亡將士的家屬,要優先入學、也要優先給他們安排工作......
孫傳庭鄭重應道。
離開陵園時,趙子龍回頭望了一眼。
朝陽初升,金色的陽光灑在紀念碑上,那八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他知道,從今天起,興國軍不僅有了共同的奮鬥目標,更有了值得用生命去守護的精神傳承。
從烈士陵園出來,趙子龍和孫傳庭一起站在了新落成的興國軍軍官學校大門前,望著門楣上自己親筆題寫的校名,心中感慨萬千。
主公,所有學員都已在操場集合。
孫傳庭快步走來彙報,他知道趙子龍要來參加開校典禮,早就做好了安排。
主公,現在軍校共有學員三百二十人,都是各單位選送的精英。
趙子龍點點頭,整了整軍裝,大踏步走進校園。
這是他參照記憶中的黃埔軍校,從軍裝、到課程、到禮儀全都按此標準設計。
整個校園占地兩百畝,分為教學區、訓練區和生活區。
最顯眼的是校場中央那麵迎風招展的軍旗——紅底金邊,上書“興國軍軍校”、精忠報國四個大字。
操場上,三百多名學員整齊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