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三層小樓,裡麵掛滿了地圖,擺滿了沙盤。
趙子龍親自挑選了二十餘名最優秀的軍官,組成了興國軍的,邊學邊乾。
參謀本部的重要性,不亞於前線部隊,
趙子龍在第一次會議上說道:從今往後,所有作戰計劃都要經過參謀本部的推演。
他指著牆上巨大的地圖:我們要建立完善的情報網,要繪製精確的地形圖,要研究敵人的作戰習慣。
孫傳庭若有所思,邊思考邊回答:主公這是要把打仗變成一門學問啊。
沒錯!
趙子龍非常興奮地說道:“參謀本部就相當於是軍隊的“大腦”和“神經中樞”,是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的核心組成。”
“它是在最高軍事指揮官的領導下,負責軍隊的作戰籌劃、指揮協調和建設管理,確保軍隊能夠高效地執行戰略任務。”
他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著重地說道:打仗不能光靠蠻力,更要靠這裡!
為了培養參謀人才,趙子龍甚至親自給這些人授課。
你們都讀過《孫子兵法》,但光讀可沒用。
他在黑板上寫寫畫畫:要活學活用。比如這個聲東擊西,具體究竟要怎麼操作?
他詳細講解了如何佯動,如何欺騙,如何把握戰機。
還拿出曆史上的具體戰爭案例來講,講得深入淺出、活靈活現。
聽得參謀們也是聽得如癡如醉,就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成長著。
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校學員們開始展現出獨特的個性,分化開始。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個落第的李秀才。
這個落第書生文采不行,武藝也是平平,但在謀略課上總是能提出獨到的見解,讓人眼前一亮。
有一次推演,他居然用疑兵之計,了數倍於己的敵軍。
好小子!
對於他的計謀,趙子龍也是拍案叫絕:你這腦袋瓜子,就是靈活,天生就是當參謀的料!
而像另一個家夥王鐵柱,則是另一個極端。
這個粗豪的漢子在文化課上總是打瞌睡,但一到實戰演練就生龍活虎。
他自創的三段擊戰術,竟然與後世的普遍作法很是類似。
為了避免火槍隊中間的斷檔問題,才發現了這種射擊術,沒想到被他這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想出同樣的辦法來了。
還有女學員周玉蘭。
作為少數幾個女學員之一,她不僅跟上了所有的訓練,還在後勤管理上表現出過人的天賦。
主公,
她在一次作業中提出:我認為應該在每個連隊配備一名醫務兵,及時救治,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傷亡率。
這個建議很快被采納,孫郎中於是開始培訓戰地醫護兵,這也是後世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個月後,第一期學員即將畢業。
趙子龍決定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畢業演習,檢驗一下實際效果。
學員分為紅藍兩軍,各帶一半人馬。
趙子龍宣布規則:以奪取對方軍旗為勝。可以使用所有學過的戰術,但不能用真兵器。
演習在大澤山密林中展開,持續了整整三天。
學員們使出渾身解數,埋伏、突襲、詐降、火攻,各種戰術輪番上演。
最精彩的是最後一場對決。
李秀才率領的藍軍被在山穀中,眼看就要落敗。
這時,周玉蘭帶著一支小分隊,居然從懸崖上索降,奇襲了紅軍的指揮部。
漂亮!
觀戰的趙子龍忍不住喝彩。
演習結束後,趙子龍親自為優秀學員授銜。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興國軍的軍官了。
他望著台下意氣風發的學員們訓話:記住你們今天學到的,但更要在以後的戰鬥中不斷地學習,同時更要記住作為軍人最根本的準則:所有的兵法謀略,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保衛基地!
保衛基地!
學員們齊聲振臂高呼。
夕陽西下,趙子龍站在軍校的最高處,望著校場上刻苦訓練、英姿颯爽的學員們。
他知道,這些年輕人將來都會成為興國軍的骨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