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亂已起,已成燎原之勢!亂世,人命如草芥!”
趙子龍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瞬間壓過了所有的議論聲,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諸位,彆忘了,危機,危機,危中有機!對我們興國軍而言,這漫山遍野的流民,這席卷西北的禍亂和起義,又何嘗不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招募’壯丁、吸納人口的良機呢?”
他“霍”地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延綏區域,然後沿著可能的流竄路線,劃向山西、北直隸一帶。
“傳令總政務部招募司石柱!”
趙子龍聲音斬釘截鐵地道:“立刻從各部抽調精乾人員,組建三支‘西北招募工作隊’!每隊配屬一個步兵連的兵力護衛,攜帶足夠支撐初期的糧食、藥品,以及宣傳用的旗幟、告示!工作隊要敢為人先,深入險地,前往山西潞安府、北直隸大名府等流民可能湧入的交界地帶,設立流民接收點!”
他目光炯炯地掃過石柱:“打出我們興國軍的旗號——就用白布黑字,寫得大大的:‘興國軍招人,管飯,給地種,發農具,不受欺負!’聲音要響亮,態度要誠懇!記住,我們不是施舍,是邀請!是請他們來開始新的生活!”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和務實:“招募原則,優先吸納青壯,充實我軍及工程隊伍;但有手藝的鐵匠、木匠、泥瓦匠,識文斷字的書生郎中,可以拖家帶口。凡是能乾活的,都是來者不拒!告訴工作隊的兄弟們,對投奔來的流民,要當自己人看,規矩要講清楚,咱們這裡是憑力氣和本事吃飯的地方,不養懶漢,但也絕不容許欺壓!誰要是敢擺架子,欺負新來的,侯三的稽查司等著請他喝茶!”
“主公仁德!此策大善!”
盧象升由衷讚道,此舉雖有為自身擴充實力之嫌,但確確實實是活人無數、給予希望的善政,比洪承疇的一味剿殺,高了不知凡幾。
“光招人還不夠,”
趙子龍話鋒一轉,手指沿著地圖向下,堅定地落在了山東中部的泰安一帶山區:“人來了,我們肯定要有地方安置,要有活給他們乾,要有更多的資源來支撐我們這支日益龐大的隊伍進一步發展。所以,我們不能隻守著萊州這一畝三分地,我們得開個‘分基地’,而且,要選一個風水寶地!”
眾人的目光隨著他的手指,聚焦在“泰安”二字上。
“泰山?”
曹文詔摸了摸下巴,有些疑惑:“主公,那裡雖說是五嶽之首,名聲顯赫,地勢也算險要,但似乎……不如我們這裡靠海方便,鹽利、海運皆不及啊。”
他久在登萊,深知海上貿易和漁鹽之利的重要性。
“老曹啊,看事情不能隻看表麵。”
趙子龍接過話頭,笑了笑,笑容裡充滿了自信,“我選擇泰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原因有三!”
他屈指數來,如數家珍,聲音洪亮,確保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第一,資源!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趙子龍的手指幾乎要戳到地圖上泰安的位置:“根據科技部前期勘探和一些……嗯,前輩古籍中的記載,”
他巧妙地含糊了信息來源,信誓旦旦地道:“泰安地區,擁有儲量巨大、易於開采的優質石灰石!石灰石是什麼?是製作水泥的核心原料!咱們現在的棱堡、道路、房舍、水利設施,哪一樣離得開水泥?沒有水泥,咱們的基建速度至少要慢上一大半!掌握了穩定的石灰石來源,就等於握住了快速建設的命脈!”
他不等眾人消化,繼續拋出讓科技部部長宋應星都坐直了身體的消息:“此外,泰安附近,極可能存在大型銅礦!而鄰近的兗州府,更有品質上佳、易於開采的煤礦!銅是什麼?是鑄炮、鑄錢、造電線的關鍵!煤是什麼?是冶煉鋼鐵、燒製水泥、驅動蒸汽機的命脈!老宋,”
他看向宋應星,興高采烈地道:“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就近獲得優質的煤炭和銅礦,你們的新式火炮研發,冶煉工坊的鋼鐵產量和質量,將會提升到什麼地步?”
宋應星激動得胡子都在顫抖,他猛地站起身:“主公!若真如此,老夫敢立軍令狀,一年之內,火炮射程、威力再增三成!鋼鐵產出翻番亦非難事!此乃強軍固本之基石啊!”
趙子龍滿意地點點頭,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地理位置與戰略縱深!泰山地處山東腹地,北可窺視畿輔,西能連接中原,南可控扼江淮,位置四通八達,卻又依仗泰山天險,易守難攻。在此設點,進可呼應各方,退可依山固守,能將我們的影響力輻射到大半個山東乃至河南、北直隸邊緣。這與我們萊州的海基基地形成犄角之勢,互為奧援,大大增強了我們的戰略主動性和生存能力!”
孫傳庭眼中精光一閃,撫掌道:“主公高見!萊州為海上門戶,泰山為內陸樞紐,一東一西,一海一陸,相輔相成!如此一來,我興國軍便不再是偏居一隅的地方勢力,而是有了爭雄天下的雛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名聲與人心!”
趙子龍伸出第三根手指,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泰山乃五嶽之首,自古便是帝王封禪、溝通天地之地,在天下人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象征意義。在此立足,無形中能提升我們‘興國軍’的格調和政治影響力,對於那些心懷故明、又對現狀失望的士人、乃至某些心懷異誌的地方勢力,都有著獨特的吸引力。這對於我們未來吸納更高層次的人才,乃至進行某些‘合作’,有著意想不到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