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化一怔,下意識道:“自然是……兩者皆缺,然根子在於朝綱不振,貪腐橫行,民不聊生……”
“先生所言極是!”
趙子龍接過話頭,循循善誘道:“朝綱不振,則忠臣良將無用武之地,反受其害!先生於登萊,欲仿西法,鑄強炮以禦外侮,結果如何?糧餉不繼,掣肘重重,乃至釀成孔有德之亂!此非先生之過,實乃體製之弊!”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孫元化:“先生之才,在於格物致知,在於熔鑄利器。何不跳出那潭死水,在我這裡,一展平生所學?我這裡,要錢有錢,要料有料,有人才,更有讓先生放手施為的信任!先生可願執掌我興國軍火炮與火銃局,總攬所有火器研發製造?我要的,是能打得準、打得遠、打得狠的國之利器!而非工部那些粗製濫造、動輒炸膛的廢銅爛鐵!”
這番話,可謂句句敲在孫元化的心坎上。
他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性人才,更想在技術上做點事情,而不想在體製內阿諛奉承浪費生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在明朝體製內備受掣肘的憋悶,在此刻可謂是被趙子龍徹底點燃。
看著趙子龍真誠而充滿信任的眼神,想起這幾日的所見所聞,孫元化心中那點殉節的迂腐念頭,終於被一個技術專家渴望實現抱負的巨大衝動所取代。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對著趙子龍深深一揖:“孫某……飄零之身,蒙主公不棄,救命之恩,知遇之情,無以為報!既蒙信任,敢不效死力?這火炮和火銃局,屬下接下了!必竭儘所能,為主公鑄出這世間最犀利的火器!”
“好!得初陽先生孫元化字),如得太公望!”
趙子龍大喜,親自扶起孫元化。
這位大明“炮神”,終於自即日起正式歸位興國軍!
孫元化的加入,使得科技部的架構也隨之調整。
趙子龍明確劃分了職責:孫元化,任科技部副部長,兼任火炮研發司、火銃研發司司長,全麵負責所有熱兵器的研究、試驗和改良生產。公沙·的西勞團隊及其帶來的西方鑄炮技術,也一並劃歸他統領。
宋應星,仍任科技部部長,總攬全局,但其工作重心,除了繼續指導農學、礦業、基礎材料等領域外,更多地轉向了更具前瞻性的項目——尤其是蒸汽機的實用化研發。
隨著獎勵的不斷增加,趙子龍終於從空間藏書閣中兌換出一套適合這個時代的蒸汽機專業書籍,再結合原來自己的那些理念,都交給了宋應星,由他組織蒸汽機的研發製造。
在這些技術以及基地日益雄厚的工業基礎上,宋應星帶領的研究院已經造出了幾個小型蒸汽機模型,雖然還遠未達到實用階段,但那“力大無窮”、“不眠不休”的潛力,已經讓所有參與者為之著迷。
這最起碼代表著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宋應星甚至已經開始構思,如何將這“鐵牛”用於礦山排水、工坊驅動,乃至……安裝在車輛和船隻上。
一個專精於當下武力提升,一個著眼於未來動力革命,孫、宋二人的分工,相得益彰。
就在興國軍內部因人才加入而歡欣鼓舞,科技研發步入快車道之時,此時,山東外部的局勢卻驟然緊張起來。
孔有德叛軍攻陷登州後,勢力大漲,裹挾民眾,四處攻掠,不僅震動山東,更讓北京城裡的崇禎皇帝勃然大怒!
登州乃北方重要軍鎮,承擔著抵禦後金這個外敵的重要職責,也是遼東戰場的重要的支援基地,這裡儲備著大量的火器糧草,如今儘數資敵,豈能容忍?
同時,登州、萊州一帶是明朝抵禦外敵的海上防線,設有水師並駐紮重兵。
孔有德叛軍攻陷登州城,直接威脅到山東半島的穩定,迫使明廷調集多地兵力平叛。
朝廷迅速做出反應,崇禎下旨,嚴令山東巡撫顏繼祖、保定巡撫丁魁楚等地方麵官全力剿賊,同時,急調正在西北圍剿流寇的猛將——總兵官左良玉,率其麾下精銳邊軍火速東進,入山東平叛!
此外,朝廷還諭令天津、遼東等地嚴加防範,防止叛軍流竄或與後金勾結。
一時間,各路官軍旌旗招展,從不同方向朝著登萊地區壓了過來。
大戰的陰雲,再次籠罩在齊魯大地上。
喜歡明末狠人:苟在遼東開荒建後宮請大家收藏:()明末狠人:苟在遼東開荒建後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