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與黑黑風寨的一場大戰,林澤成功地將這個為禍一方的惡勢力鏟除。
除了除了當場擊斃的土匪外,還俘虜了近百人。
對於這些俘虜,林澤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直接殺掉或者放走。
他有自己的打算。
在這個時代,人口是最寶貴的資源。
尤其是經過戰亂後,人口大量減少,土地荒蕪,急需勞動力來恢複生產。
而這些土匪,雖然作惡多端,但大多數都是貧苦出身,被生活所迫才走上這條路的。
隻要加以引導和教育,他們完全有可能成為有用的勞動力。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林澤會輕易地放過他們。
畢竟,這些人手上都沾著無辜者的鮮血,必須受到應有的懲罰。
隻是,懲罰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選擇死亡。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林澤對這些俘虜進行了嚴格的“消化”程序。
首先,是高強度的勞動改造。
所有俘虜都被安排到工地上乾活,無論是挖渠、築堤還是修路、建房,都必須全力以赴。
而且,他們的勞動量要比普通村民大得多,幾乎沒有任何休息時間。
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讓他們通過勞動來贖罪和反省;另一方麵也是為了考驗他們的意誌和耐力,看看哪些人能夠堅持下來,哪些人會選擇放棄。
其次,是隔離觀察。
所有俘虜都被單獨關押在一個區域,與外界隔絕。
他們的飲食起居都受到嚴格的控製和管理,不得隨意離開指定的區域。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他們相互勾結、串通或者逃跑;同時也是為了方便對他們進行觀察和監視,看看他們是否有異常的舉動或者表現。
最後,是思想教育。
每天勞動結束後,林澤都會親自給這些俘虜上課。
他講述黑風寨的惡行和罪孽,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和罪責;同時,他也宣傳基地的規矩和製度,讓他們明白在這裡必須遵守的紀律和秩序。
通過這樣的思想教育,林澤希望能夠逐漸改變這些俘虜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產生對基地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程序後,這些俘虜逐漸發生了變化。
一些人因為無法忍受高強度的勞動和嚴格的管理而選擇了逃跑或者自殺;但更多的人則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並開始表現出對基地的忠誠和服從。
在這些俘虜中,林澤甄彆出了一部分貧苦出身、表現良好、有改過自新意願的人。
對於這些人,他給予了適當的照顧和優待,讓他們感受到基地的溫暖和關懷;同時,也加強了對他們的思想教育和引導,讓他們成為基地的忠實擁護者和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