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華的聲音,在死寂的禮堂裡回蕩。
“這都是王校長的要求。”
一句話,將所有的震撼,所有的榮光,所有的不可思議,全都歸於那個自始至終都未曾露麵的年輕人身上。
錢寶國院士身體劇烈一顫,他看著台上神情平靜的林振華,再也控製不住情緒。
“林院長!”
老人嘶啞的聲音再次響起,這一次,充滿了無儘的渴望與懇求。
“這項技術……這項神一樣的技術,不能隻用在這裡啊!”
“南水北調、川藏鐵路!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超級工程,正被施工沉降和地質振動問題所困擾!”
“我請求!我錢寶國,以我這條老命擔保,請求王校長,能把這項技術貢獻給國家!”
“這是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啊!”
老人說著,竟又要彎下腰去。
林振華側身一步,避開了他的大禮。
“錢院士,您的請求,我會轉達給王校長。”
他的聲音,依舊平靜。
……
幾日後,“離騷站”古墓遺址。
這裡已經變成了一片紅色的海洋。
紅毯從山腳一直鋪到奠基石前,數千麵彩旗迎風招展。
來自全國上下的媒體記者,將現場圍得水泄不通,長槍短炮對準了主席台,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瞬間。
第一排的貴賓席上,出現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錢寶國、李衛民、張建軍……前幾日在論證會上被狠狠打臉的一眾國內工程界泰鬥,此刻竟無一缺席。
他們正襟危坐,神情肅穆,眼神裡帶著一絲小學生般的恭敬和期待。
一個年輕記者壓低聲音對旁邊的同行說。
“看見沒,前幾天還喊打喊殺,今天一個個比誰都乖。”
“廢話,聽說李衛民連夜寫了三萬字的檢討書,就想求一個來現場觀摩學習的機會,差點都沒批下來!”
“海科大現在可不是誰想來就能來的了,這裡藏著咱們龍國工程界的‘聖經’呢!”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
一陣低沉的引擎轟鳴聲由遠及近。
一列掛著京字開頭的黑色車隊,在警車的引導下,緩緩駛入現場。
省文化局的江河局長臉色一變,立刻放下手裡的流程單,快步迎了上去。
車門打開,一個身穿深色中山裝,麵容儒雅,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走了下來。
“周……周副部長?”
江河看清來人,聲音都有些發顫。
“您……您怎麼親自來了?”
周副部長!
國家文化部的二號人物!
現場所有記者都瘋了!
他們原以為今天最多來個省裡的領導,誰能想到,京城裡的大佛,竟然親臨現場!
“我再不來,這麼大的事,就要被你們海城自己辦完了。”
周副部長和江河握了握手,目光卻直接越過他,投向了主席台的方向。
鐘振國見狀,立刻快步上前。
“周部長,歡迎您蒞臨指導。”
周副部長看著鐘振國,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小鐘啊,你們海科大這次可是乾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王校長呢?”
“校長在後麵陪幾位老專家,馬上就到。”
話音剛落,王謙陪著方正等幾位考古界的老教授,從臨時搭建的休息區走了出來。
周副部長看到王謙,眼睛一亮,竟主動邁步迎了上去。
“王校長,久仰大名啊!”
他熱情地伸出雙手,緊緊握住了王謙的手。
“你可是給我,也給整個文化部,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又送來了一份天大的驚喜啊!”
這一幕,通過無數直播鏡頭,傳遍了全網。
所有人都傻了。
一個副國級的領導,對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如此熱情,甚至帶著一絲欣賞和……客氣?
王謙隻是平靜地和他握了握手。
“周部長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