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謙那場名為《給我的大學裝個新玩具》的全球直播,餘波未平。
而直播的主角,海科大後山,已經變成了一片鋼鐵與汗水的森林。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二十四小時不休。
在鐘振國的鐵腕指揮下,數個工程隊三班輪換,與剛剛抵達的德國工程師團隊完成了無縫對接。
一座現代化無塵廠房,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
技術總工程師克勞斯,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平台二樓,俯瞰著這片沸騰的工地。
他手裡捏著一份施工進度表,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
按照這個進度,三天後就要進行核心部件的初步聯調。
這在他看來,是天方夜譚。
“鐘先生,我必須再次強調,這是精密儀器生產線,不是建築工地!”
克勞斯找到正在現場指揮的鐘振國,語氣生硬。
“環境濕度、地麵沉降、空氣潔淨度……任何一項不達標,都會對設備造成永久性損傷!你們太急了!”
鐘振國看了一眼手表,麵無表情。
“克勞斯先生,你的顧慮,王校長已經考慮到了。”
“明天早上六點,無塵車間會完成封頂和內部淨化,所有指標隻會高於、絕不會低於你們德國總部的標準。”
“現在,請帶領你的團隊,做好設備入場的準備。”
克勞斯無法理解。
他想爭辯,但看著眼前那些中方工人、工程師們有條不紊、快到極致的協作,又把話咽了回去。
他決定用事實說話。
他就不信,在這樣的“野蠻施工”下,能建成合格的廠房。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
克勞斯帶著他的團隊,再次來到工地。
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
一夜之間,一座銀白色的巨大廠房已經矗立在他們麵前。
門口的電子屏上,實時滾動著內部環境數據:溫度22.5c,濕度45rass100……
比他們德國總部的車間標準,還要高一個等級。
德國工程師們一片寂靜,臉上的驕傲第一次出現了裂痕。
安裝工作正式開始。
克勞斯打起十二分精神,他要用最嚴苛的標準,找出中方工作中的瑕疵。
然而,他再次失望了。
他們需要的任何一顆特種螺絲、任何一根定製線纜,隻要通過對講機報出型號,十分鐘內,必定會由專門的後勤學生,精準無誤地送到他們手上。
吊裝設備的操作精度,堪比外科手術。
一次核心模塊的調試中,克勞斯遇到了一個難題。
“該死,一個a7型號的複合材料墊片在運輸途中有輕微形變,這會導致0.01毫米的校準誤差!”
他煩躁地對身邊的中方協調員喊道:“我們需要這個備件,德國原廠的!空運過來最快也要一周!”
他幾乎已經準備宣布這個模塊的安裝延期了。
協調員隻是平靜地在對講機裡說了幾句。
半小時後。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海科大機械學院院長林振華,帶著幾個學生,風風火火地趕了過來。
他手上,赫然拿著一個剛剛打印出來、還帶著一絲餘溫的金屬墊片。
“克勞斯先生,是這個嗎?你試試。”
克勞斯狐疑地接過墊片,拿出隨身攜帶的精密遊標卡尺。
下一秒,他的手僵在了半空。
尺寸、公差、材料致密度……完美!
甚至比他記憶中德國原廠的那個還要好!
“這……這是怎麼做到的?”他聲音發乾。
林振華指了指旁邊一個眼裡放光的學生。
“這小子建模,我帶人去實驗室用最新的3d金屬打印機現場打的。耽誤你們時間了,主要是材料配比調試了一下。”
克勞斯和他身後的德國團隊,徹底沒了聲音。
他們看著林振華,又看看那個一臉自豪的學生。
他們終於明白,這裡不是一個普通的大學。
這是一個集研發、製造、測試於一體的超級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