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上,數千個藍色光束在空中交織成密密麻麻的發動機模型。
方建國從車裡走下來,臉色難看得像吞了隻蒼蠅。
“花裡胡哨。”
他冷冷吐出四個字。
石破天正講到關鍵處,聽到這話,話筒裡的聲音頓了一下。
方建國背著手走上前,用審視的目光掃過那些盤坐的學生。
“作秀誰不會?我今天就要看看,這些學生到底有幾斤幾兩。”
他隨手指向人群中的一個男生。
“你,出來。”
那男生愣了一下,站起身。
穿著普通的工裝校服,臉上還有些青春痘,看起來就是最普通的技校生模樣。
方建國從公文包裡掏出一支筆和一張a4紙,扔到男生麵前。
“不用你們的高科技玩具。”
“就用這張紙,這支筆。”
“把剛才你們學的發動機核心機結構畫出來,標注尺寸,精確到小數點。”
他嘴角勾起一絲冷笑。
“畫不出來?那就證明你們這些所謂的全息教學,不過是嘩眾取寵的騙局。”
全場安靜了。
數千名學生齊刷刷地看向那個被點名的男生。
男生彎腰撿起筆和紙,沉默了幾秒。
然後他蹲下身,用地麵當桌子,開始畫。
沒有任何猶豫。
筆尖在紙上飛快地移動。
一條線,兩條線,三條線……
複雜的三維結構,在他手下迅速成型。
渦輪葉片的曲率,燃燒室的腔體,冷卻通道的走向……
每一筆都精準無比。
不到三分鐘,一張完整的發動機核心機剖麵圖,出現在紙上。
男生站起身,把紙遞給方建國。,葉片根部倒角15.2°,燃燒室壁厚2.87。”
“您要的尺寸,都標上了。”
方建國接過紙,瞳孔猛地一縮。
這張圖,精細程度堪比工業圖紙!
他下意識地掏出手機,調出剛才拍攝的全息投影照片,逐一對比。
一模一樣。
誤差不超過0.1毫米。
“這……這不可能……”
方建國的聲音有些發顫。
一個技校生,徒手畫出這種級彆的圖紙?
石破天走過來,拍了拍那男生的肩膀。
“回去繼續聽課。”
男生敬了個禮,轉身回到人群中。
石破天看向方建國,眼神裡全是不屑。
“方主任,您是不是對技校生這三個字,有什麼誤解?”
方建國臉色鐵青。
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壓下心中的震撼。
“一個學生算不了什麼,也許是你們提前訓練好的托兒。”
他一揮手。
“我要檢查你們的實驗室!”
“看看那些所謂的世界頂級設備,到底是不是擺設!”
十分鐘後。
生物基因實驗室。
方建國帶著評估組的專家們走進去,鼻子差點沒氣歪。
整個實驗室占地五千平米,所有設備都嶄新得刺眼。
基因測序儀、超高速離心機、電子顯微鏡……
每一台都是最新款,價格動輒上千萬。
但是——
太新了。
新得像剛從包裝箱裡拆出來。
方建國冷笑一聲。
“王校長,你這實驗室建得倒是氣派。”
“可惜啊,這些設備一看就沒怎麼用過。”
“你以為買一堆機器擺在這裡,就能糊弄過評估組?”
王謙靠在門口,手裡端著杯茶。
“沒用過?”
他抬了抬下巴,示意鐘振國。
鐘振國走到實驗室中央的控製台前,手指在虛擬屏幕上劃動。
巨大的投影牆亮起。
上麵密密麻麻的,全是設備運行日誌。
【基因測序儀a01:累計運行167小時,完成測序樣本2341份】
【超速離心機b03:累計運行203小時,分離樣本1872份】
【電子顯微鏡c07:累計運行189小時,拍攝切片9823張】
……
每一台設備,都有詳細的使用記錄。
時間跨度,隻有短短七天。
方建國的臉色變了。
他身後的一個生物學專家,聲音顫抖地開口。
“這個數據……方主任,這已經超過了大部分985高校一年的實驗室使用量……”
“這不科學……”
王謙喝了口茶。
“不科學?”
“我們學校的學生,每天隻睡四個小時,其餘時間全泡在實驗室裡。”
“你覺得不科學,是因為你沒見過真正拚命的人。”
方建國的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他猛地轉身,朝外走去。
“我要看師資名單!”
“你們這所學校,才剛升格,哪來的合格教師?”
“我不信你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湊出一支符合211標準的師資隊伍!”
行政樓會議室。
方建國坐在主位上,麵前擺著一份厚厚的名單。
他翻開第一頁,目光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