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落幕的第二天清晨。
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
“你好,這裡是清華招生辦……”
“我問怎麼轉學去海科大!”
“嘟嘟嘟……”
接線員放下電話,揉了揉發痛的太陽穴。
“第108個了。”
另一名同事麵如死灰。
“微博熱搜第一,‘我想退學考海科’。”
“第二,‘清北的儘頭是海科’。”
“第三,‘挑戰杯最大的輸家’,點進去全是我們學校的校徽。”
辦公室主任一腳踹開大門,雙眼布滿血絲。
“都彆接了!把電話線拔了!”
“還有,去聯係微博,不管花多少錢,把熱搜給我撤下來!”
幾乎在同一時間。
京城,教育部。
一場緊急視頻會議,正在召開。
屏幕上,是全國近三十所頂尖985高校的校長。
每個人的臉色,都難看到了極點。
陳部長坐在主位,聲音裡聽不出情緒。
“各位校長,開個短會。”
他看了一眼手裡的報告。
“挑戰杯結束24小時。”
“教育部信訪郵箱,收到三萬七千封郵件,內容隻有一個,谘詢如何轉學去海城科技大學。”
“清華、北大、複旦、交大四校的招生辦電話,已全部陷入癱瘓。”
“網絡輿論,我就不念了,想必各位比我更清楚。”
陳部長放下報告。
“現在,是全國高校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招生信任危機。”
“我需要聽聽各位的意見。”
話音剛落。
清華大學的窗口裡,江城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意見?我隻有憤怒!”
他的臉因為激動而扭曲。
“海科大!王謙!”
“他就是個攪亂教育秩序的瘋子!一個徹頭徹尾的暴發戶!”
“五千億的合同?那是什麼技術?來路清白嗎?我嚴重懷疑他們竊取了國家機密!”
“我要求教育部立刻成立最高級彆的調查組,徹查海科大!封了他的實驗室!”
江城的聲音在會議室裡回蕩。
不少校長都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陳部長等他說完,才慢悠悠地端起茶杯。
“調查組?”
他吹了吹茶葉。
“江校長,你是不是忘了。”
“現在還有一個調查組,正在查你們五所學校挪用127億科研經費的案子。”
“要不,我把那個組的級彆再提一提?”
江城的咆哮,卡在了喉嚨裡。
他的臉,由紅轉白,再由白轉青。
最後,他像個被戳破的氣球,頹然坐了下去。
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
就在這時,複旦大學的窗口亮起。
新任校長周明輝推了推眼鏡。
“陳部長,各位同仁。”
“我認為,現在去討論海科大的問題,已經沒有意義了。”
“時代變了。”
他環視一圈屏幕上那些或憤怒、或不甘的臉。
“與其想方設法地打壓、限製海科大。”
“不如低下頭,好好研究一下,怎麼學習海科大的模式。”
“否則,我們都將被時代淘汰。”
周明輝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死水。
沒有激起任何浪花。
所有校長都陷入了更深的沉默。
學習?
怎麼學?
他們有那個動輒拿出百億獎金池的魄力嗎?
他們有那個能讓諾獎得主都驚為天人的技術嗎?
他們有王謙嗎?
陳部長將一切看在眼裡。
他放下茶杯。
“既然大家都沒有更好的辦法。”
“那我提一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