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市政府,頂層會議室。
氣氛壓抑得能擰出水來。
財政局長拿著一份文件,手腕抖得像篩糠。
“市長……數據出來了。”
李建民一把搶過報告。
他的目光落在最後一行的紅色數字上。
“15……”
李建民的聲音乾澀沙啞。
“單月gdp增速,15?”
財政局長扶了扶眼鏡,咽了口唾沫。
“是的,市長。”
“我們反複核算了三遍,數據沒有錯。”
“一個月的增量,超過了我們去年一整年的總和。”
一個副市長失聲喊道:“這怎麼可能!我們乾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嗎?”
財政局長抬起頭,目光投向窗外海科大的方向。
“我們沒乾什麼。”
“是海科大。”
“這15的增長裡,有超過九成,直接或間接來自於海科大的基建投資、薪資發放、高新人才引進帶來的消費拉動,以及……以及何天成那幫人破產清算後,被海科大接盤的資產重組。”
李建民的身體向後靠在椅背上,他閉上眼,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再睜開時,他的眼睛裡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猛地一拍桌子。
“王謙!”
“他不是在給我們海城裝一個新項目!”
“他是在給我們海城,換一台全新的引擎!”
話音剛落,他桌上紅色的電話,急促地響了起來。
李建民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立刻站得筆直。
他清了清嗓子,恭敬地接起電話。
“書記,您好。”
電話那頭,傳來省委書記威嚴而帶著一絲驚奇的聲音。
“建民同誌,我剛看到你們報上來的經濟簡報。”
“那個15,是真的?”
李建民挺起胸膛。
“報告書記!千真萬確!”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好,很好。”
“你們海城,出了一個了不得的人物啊。”
掛斷電話,李建民感覺自己的後背都濕透了。
他的秘書快步走了進來,臉色古怪。
“市長,臨州、雲城、河口、南陽,還有省會的劉副市長,他們五個……”
“他們組成了一個‘聯合考察團’。”
“現在,車隊已經快到海城高速口了。”
李建民一愣:“他們來乾什麼?”
秘書的聲音更古怪了。
“他們說……想來海城‘學習先進經驗’。”
“並且,指名道姓,要拜訪海科大的王謙校長。”
李建民的臉上,瞬間綻放出無比自豪的笑容。
“好啊!熱烈歡迎!”
“通知下去,最高規格接待!”
“讓他們好好學!仔細看!”
一小時後。
五輛掛著不同城市牌照的黑色轎車,組成的車隊,緩緩駛入海城市區。
車裡,臨州市的張市長看著窗外,嘴巴張得能塞進一個雞蛋。
“老李,你確定這還是海城?”
“我去年才來過,這東海岸不是一片鹽堿灘嗎?”
“現在怎麼……”
他眼前,是望不到頭的巨大工地,數不清的塔吊如鋼鐵森林般矗立。
成千上萬的工人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巨大的工程車來回穿梭,卷起漫天煙塵。
另一輛車裡,雲城市的王市長看著路上行走的年輕人。
“你們發現沒有?”
“海城的年輕人,精神麵貌完全不一樣了。”
“我剛才看到好幾個,明顯是學生,一邊走路一邊還在討論什麼公式,臉上的那種自信和朝氣,我在我們雲城大學都沒見過。”
省會來的劉副市長沒有說話。
他的目光,一直鎖定在遠處那片已經初具雛形的,未來大學城的輪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