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教了大半輩子書法,研究了大半輩子書法,見過很多有書法天賦的天才。
但是他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天才,如此年紀輕輕,就有書法大師造詣的。
書法造詣的提升,是需要時間累積的,需要反複的練習。
往往一個書法大師的巔峰期,都是在中老年。
比如著名的書聖王羲之,他創作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時候,年紀已經是年過半百,51歲的才寫下蘭亭序。
大部分書法大師,也都是差不多,他們的巔峰期,都是50歲左右。
這個年紀已經曆經世事,書法能力融會貫通,且還沒有那麼高,身體精神還跟得上。
但是像蘇陽這種20出頭的年輕人,寫出來的書法,造詣境界,就堪比那些50歲的巔峰書法家。
這太過罕見,老教授從來沒見過。
“我研究了大半輩子書法,從未見過如此驚才豔豔的年輕人!”
“叫你一聲,蘇大家,絲毫不為過!”
麵對老教授的誇獎,蘇陽也是立馬謙虛起來。
“老先生,這可使不得。”
“我的書法境界也就剛入門而已,和真正的大師比起來,還相差甚遠……”
蘇陽謙虛的態度,讓老教授更為讚歎。
“恃才而不傲物!好好好!”
“蘇大家,我們在等待裝裱的空閒時間,可否交流一下書法心得?”
“我的車上,隨時帶著筆墨紙硯,方便書法交流。”
老教授提出要交流,蘇陽也爽快的答應了。
反正要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小小展示一下。
“那就和老先生以墨會友!”
老教授開心的跑去車上,拿來了筆墨紙硯。
裝裱店裡,一張大桌子上。
老教授,蘇陽,店裡的其他顧客,還有店員,一些路過的路人,都圍了過來。
對於附庸風雅的書法,大家雖然不懂,但是都喜歡看,喜歡吃瓜。
“這個年輕人的書法,居然比魔都大學的書法教授還好?這麼厲害嗎?”
“有沒有可能,這個書法不是他寫的,是彆的大師寫的,他自己署名了而已。”
“對啊,這麼年輕的小夥子,書法比研究了幾十年的書法家好,這也太魔幻了。”
“這不是要書法交流了,是不是大家,有沒有造詣,寫了就知道了。”
旁邊人的議論,蘇陽絲毫不在意。
正如,蘇陽寫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老教授將墨研好了以後,拿起毛筆,準備先露一手。
“蘇大家!”
“我就先獻醜一下,寫一幅字,希望蘇大家能指點一二。”
老教授拿著毛筆,開始在宣紙上書寫。
他書寫的是一個經典的行書作品,【黃州寒食帖】
這是蘇東坡被貶黃州所作,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是很多書法家經常練習的作品。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老教授筆墨揮舞間,寫下了60字的黃州寒食帖。
蘇陽擁有書法大師技能,可以看出來,老教授的書法造詣,還是不錯的。
圍觀的吃瓜群眾,看到老教授的書法,紛紛稱讚起來。
“這字寫的不錯,不愧是魔都大學的書法教授啊。”
“雖然認不出來這寫的啥,不過感覺字挺瀟灑的。”
“我知道寫的啥,這個是唐宋八大家,蘇東坡先生的一首詩,蘇坡東,你們總知道吧。”
“哦,原來是蘇東坡啊,這個我當然知道,蘇東坡的書法,也是非常厲害的,拍賣會賣不少錢呢。”
老教授寫好了書法以後,讓蘇陽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