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兒這些年受苦了,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卻也生分了許多。”
“母後,兒臣隻是一時還不習慣,請母後莫要介懷。兒臣在延和院時,也是日日掛懷母親的。隻是這許久未見,兒臣都陌生了。”我一想到這些,心中一陣酸楚。七皇子年幼就與母親分開,獨自一人在延和院,還要受病痛折磨。
“我兒受苦了。”皇後娘娘確實心疼七皇子。
“母後,兒臣如今大好了。有個請求不知可否應允?”我小心翼翼的詢問著。母親應該是最疼愛兒子的吧。
“吾兒儘管說來。”皇後娘娘期待的眼神看著七皇子我)。
“母後,兒臣一人在延和院多年,想去外界看看。”我說完看著皇後娘娘的反應。
“那是自然,稍後安排車駕。”皇後娘娘應該以為我隻是出去遊玩。
“多謝母後,兒臣想出門曆練曆練,看看民間的生活。走走我天朝的大好山河。還有,張真人為兒臣找到命定之人,聽說他回山,兒臣想親自去道謝。望母親恩準。”我見皇後娘娘一臉的驚訝之色,也不知道她是否會同意。
皇後娘娘聽完之後,並未立即搭話,坐在椅子上沉思。
皇後指尖輕輕摩挲著椅柄上的纏枝紋,半晌才抬眼看向我,眼神裡裹著擔憂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猶豫:“去民間曆練是好事,可你身子剛好,一路風霜怕是吃不消。再說那山中路途遠,又無皇室儀仗隨行,哀家怎能放心?”
我知道她的顧慮,忙上前半步,儘量讓語氣顯得懇切又堅定:“母後放心,兒臣如今身子硬朗得很,再說也不需驚動地方,隻帶兩個心腹侍從便好。張真人對兒臣有救命之恩,親自道謝才顯誠意;至於民間光景,兒臣也想親眼看看,日後若能為父皇分憂,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
說到“為父皇分憂”時,我明顯見皇後眼中亮了亮——她素來盼著七皇子能有出息,不辜負“皇後之子”的身份。
果然,她沉默片刻,終是鬆了口,卻又補了句:“需得讓九皇子陪你去。他常年處理外務,經驗足,有他在,哀家才能安下心。”
我心裡咯噔一下,剛想推辭,皇後已接著道:“昨日九郎還跟哀家說,怕你悶得慌,想陪你出去散散心。你們兄弟倆自幼親近,他跟著,既能照拂你,也能替哀家盯著些。”
這話堵得我沒了反駁的餘地——皇後既已把“兄弟情分”搬出來,再拒絕反倒顯得我生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隻能低眉應下:“全憑母後安排。”
皇後見我應了,臉色才緩和些,又叮囑了幾句“注意保暖”“遇事多與九郎商量”,便讓宮人去傳口諭,讓九皇子晚些來與我商議出行事宜。
待皇後走後,我坐在窗邊,心裡又亂了幾分——本想借著外出避開九皇子,沒成想反倒把他拉得更近。
正思忖著,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九皇子推門進來時,手裡還拿著一卷輿圖:“聽說你要去尋張真人?我剛讓人查了他所在的青城山路線,這一路要經過蜀地,正好帶你看看那邊的風土。”
他將輿圖攤在桌上,指尖點在一處標注著“清溪驛”的地方,眼底帶著笑意:“聽說蜀地的豆花極嫩,配著紅油碟,你肯定喜歡。”
我看著他熟稔規劃路線的樣子,恍惚間又想起七皇子——從前七皇子也總這樣,拿著話本跟我講著趣事。
心頭一陣發澀,我忙移開目光,輕聲道:“勞煩九弟費心了。”
九皇子的指尖頓了頓,抬眼看向我,眼神比平日柔和些:“跟我還說這些?你剛痊愈,外出之事我多操點心是應該的。明日我便去安排侍從和車馬,咱們儘快動身,免得夜長夢多。”
我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夜裡我獨自休息,待夜深人靜之時,我拿好包袱,悄悄離開了!
想不到七皇子的功夫已經在我之上了,這城牆一躍而上,縱身而下,卻沒有任何聲響。
他的身體應該比我之前的女子身體更適合練功夫,等我安頓下來,好好修煉功法……
我悄無聲息的落地以後,向黑夜中走去……
喜歡我的ai我來養請大家收藏:()我的ai我來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