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我快馬加鞭!
不知張小姐邀我至州衙有何事?
李二騷擾阿禾的事情,有沒有解決?
跑了小半日,終於找到了州衙!
我側身下馬,把小七從馬上抱下來!
我剛將小七穩穩放在青石板上,她緊緊攥著我的衣角。
鄭州署的規製便清晰鋪展在眼前:
最前是丈二高的青磚院牆,牆頂覆著宋式筒瓦,瓦當刻著簡化的獸麵紋,簷角微微上翹卻不張揚。
正前方朱紅大門寬約兩丈,門楣上懸著塊楠木匾額,“鄭州署”三字用楷體,筆鋒沉穩,匾額邊緣隻雕了圈細淺的卷草紋,沒多餘裝飾。
門兩側各蹲一尊半人高的青石獅子,前爪按著重球,鬃毛雕刻得不算精細。
門旁站著兩個衙役,穿的是青布公服,腰間掛著長方形鐵牌,牌上刻著“鄭州衙”三字,手裡攥著木棍。
大門東西兩側各開一道偏門,都是窄窄的單扇門。
東側門楣上刻著陰文“人”字,西側刻著“鬼”字,兩門都漆成深灰色,與正門的朱紅形成區彆。
州衙“人鬼門”分道是定製,“人門”供官吏、百姓日常出入,“鬼門”專用於押送待審或定罪的犯人,絕不會混淆。
此刻“人門”虛掩著,能看見裡麵的照壁一角,“鬼門”則關得嚴實,門環上還掛著把小銅鎖。
小七往我身後縮了縮,小聲問“裡麵是不是很凶”。
我正想安慰,就見張小姐的侍女從“人門”裡出來,她穿青布襦裙,裙擺沾了點塵土,見了我便屈膝福身:“公子可算到了,小姐在儀門那邊等,說怕您找不著路。”
我跟著她穿過“人門”,迎麵是座青磚照壁,高三丈、寬兩丈,壁麵沒繪任何圖案,隻正中間刻著“公生明”三個小字。
繞過照壁,前麵是第二重門,門額題著“儀門”二字,朱紅漆色有些斑駁,門兩側各有一間耳房,都是三開間的小房,窗欞用的是“方格紋”。
耳房裡傳來翻動紙頁的聲響,偶爾有低聲說話的聲音。
有人在整理案牘,州衙的文書房應設在儀門兩側,方便隨時處理公務。
儀門旁擺著兩盆鐵樹,樹乾粗壯,葉片深綠,一看就養了不少年頭。
“前麵就是設廳了,小姐在廊下等您。”侍女抬手指了指儀門後的庭院,我順著看過去,能看見遠處一座五開間的房子。
屋頂是“歇山頂”,州衙正廳設廳)多為五開間歇山頂,這是州級官府的標準規製。
我為什麼懂這些?
我以前根本不懂州衙的規製,難道是七皇子身體的本能反應?
小七拉了拉我的手,我攥緊她的手往裡走。
順著侍女的手望過去,儀門後的庭院鋪著和門前一樣的青石板,隻是縫隙裡生了些細碎的青苔,被風吹得微微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