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和院出來,我直接去了軍器監。九弟與我同去。
“七哥,你收斂些,你要再這樣盯著我看,還一個勁傻樂,我就不去了!”我們坐在馬車裡,九弟提醒我。
我深深吸一口氣,開始默念清心咒。
在默念第三遍清心咒時,心緒終於平靜了!
腦子裡突然冒出了一些東西,此時已經到了軍器監,我跳下馬車,直接朝中樞廳走去,九弟緊跟其後。
我提筆,筆尖落紙時,那些尺寸、結構竟像早就刻在腦子裡,不用細想便順手寫了出來:
水力舂米冶鐵兩用裝置造法
此裝置借水力為動力,可同時舂米供軍食、鼓風冶鐵器,用料皆為軍中易得之物,造法詳述如下。
一、水力舂米之具先保軍糧)
核心部件造法
?水輪:取堅木作輪,輪徑約丈餘,輪輻外裹鐵皮以防河水浸蝕。將水輪架於營旁淺灘,使水流衝擊輪葉,輪軸自會旋轉。
?傳力之件:輪軸頂端裝木齒輪齒間嵌鐵以固),再配三個從動木齒輪,將輪軸的豎轉改為橫轉。橫轉齒輪連硬木曲柄,曲柄再連長杆,可將旋轉之力變為上下往複之勁。
?舂米之具:長杆頂端縛石杵,石杵重約百斤,用花崗岩打造;下方對花崗岩石臼,臼內刻細紋以防稻穀滑動。石杵隨長杆上下,便可舂碎稻穀。
省力巧思
?自動下料槽:以竹篾編成長槽,一端接稻穀筐,一端對石臼,槽間裝木閘。士兵隻需按時開閘,稻穀便會自動入臼,無需專人添料。
?糙米分離篩:在石臼下架竹篩,篩孔大小剛好漏出糙米。用細木杆將竹篩與輪軸相連,輪軸轉時篩子左右晃動,自動分開糙米與稻殼,比人工篩穀快三倍有餘。
二、水力冶鐵之具再造兵器)
核心部件造法與舂米共用一水輪)
?動力分流:在舂米輪軸上再裝一個活齒輪,平日此齒輪與舂米齒輪咬合;需冶鐵時,推木杆使活齒輪與冶鐵齒輪咬合,一水輪可兼做兩事,無需另造水輪。
?水力鼓風:
?用硬木做雙缸風箱,兩木箱內各裝木活塞,活塞連長杆。長杆與分流後的齒輪相連,齒輪轉時活塞交替運動,一缸吸氣則一缸鼓風,風可連續不斷入爐。
?風箱出風口接陶管,陶管內壁塗耐火泥防燒裂,陶管直入冶鐵爐。此風力度比人工拉箱大五倍,爐溫可高至能熔精鐵足可依灌鋼法造兵器)。
?水力鍛打可選):
?若要造長槍頭、大斧等重器,可在另一分流齒輪上連曲柄重錘,錘頭用鐵鑄,重約二百斤。齒輪轉時重錘起落,代替人工鍛打,力度均勻,造的兵器更堅固,還能省鐵匠力氣。
實用巧思
?觀火小窗:在冶鐵爐壁開一小孔,孔內鑲琉璃片。鐵匠無需開爐門,從窗內便可看爐中火候,避免爐溫流失。
?廢水回收:在水輪下挖淺溝,收集水輪濺出的河水,引入爐旁蓄水池。此水可冷卻剛鍛打的兵器,又不浪費水源,適合軍營長期使用。
三、此裝置好處
?一水輪可帶一套舂米具、一套鼓風具,一日能舂米供五百兵士食用,同時可煉生鐵造二十杆長槍或十副鎧甲配件。
?用料以木、石、鐵為主,無稀有之物,軍營士兵便可動手打造,不管是邊境軍營還是後方造器之地,都能推廣使用。
水力舂米冶鐵裝置具體尺寸詳錄
一、水力舂米裝置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