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作為天下知名的大儒,德高望重,自然沒少為人舉孝廉,也有那個人脈。
一般情況下舉孝廉需要由各郡太守從郡內舉薦,二十萬人口的郡每年才能舉薦一人。
盧植作為朝廷命官,又是當世大儒,自然也有這個資格。
本來他是想將今年的舉孝廉名額,交給劉備的,不過如今有了更好的選擇,那劉備也隻能靠後站了。
當然,若是沒有劉晁為他奔走,以他的性格肯定逃脫不了撤職下獄的命運,自然也不可能有舉薦人的機會。
“德然,你怎麼看?”
盧植笑著看向劉晁問道。
“多謝老師。”
劉晁聞言頓時大喜,連忙拜謝道。
一般情況下盧植這種愛惜羽毛的大儒可是很少為人舉孝廉的,畢竟舉孝廉有舉主連帶責任。
“嗯,那這事就暫且說定了,不過延誤戰機之事,雖說有了朝中那些宦官打點,吾等也怠慢不得,吾欲早日切斷廣宗黃巾輜重,兵圍廣宗,你看如何?”
盧植微微點頭,隨即看向劉晁詢問道。
劉晁聞言頓時一愣。
這種軍機大事竟然還問他的意見?
盧植這是有多信任他。
“老師的擔憂不無道理,弟子願為先鋒,前往常山中丘,切斷巨鹿張寶與廣宗聯係,還望老師應允。”
劉晁聞言也不客氣,直接上前請命。
中丘縣位於常山郡南部,地處太行山東麓的山前平原地帶,東鄰巨鹿郡,南接趙國,西靠太行山,是連接常山郡核心區域如元氏、真定)與南部巨鹿郡、趙國的交通節點。
其所在的位置恰好處於太行山脈東出的要道之一,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既有山地屏障,又有平原通道,便於控製東西向的物資運輸和兵馬往來。
得失直接影響官軍與黃巾軍在冀南地區的攻防態勢。
“這……你能自行看出這點證明你在軍事上頗有才能,不過以你在軍中的威望,恐怕很難接下此等大事。
吾欲派伯珪為主將,汝為副將,共同前往常山中牟,殲滅駐守在那裡的黃巾,你看如何?”
盧植聞言不由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即看向劉晁不好意思的說道。
其實倒也不是他信不過劉晁,而是若派劉晁前往中牟,則很難服眾,恐對劉晁生出不利影響。
“弟子願意領命!”
劉晁也沒有強求,他也知道自己初來乍到,這等大功很難輪到他去爭。
他的主要目的隻是前往常山,好方便去繼續尋找他心目中的心腹愛將。
如今心願達成,心中自然高興。
前幾日前來路過常山,被張寧率黃巾力士追殺,因此錯過了尋找趙雲的機會,他心中可沒少哀歎。
生怕等到黃巾之亂結束後,趙雲會率村民投奔公孫瓚,成為白馬義從,因此錯失良將。
“嗯,如此甚好,此番截斷黃巾後路輜重路線,若再立下功勞,為師定會為你尋找獨領一軍的機會。”
盧植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即略有愧疚的保證道。
在他看來自己這位弟子,如今不僅才能出眾,身邊更是有猛將相隨,所帶隊伍也是軍紀嚴明,都是精銳,絕對有獨領一軍的實力,隻是苦於資曆,讓他無法直接提拔。
劉晁卻是不在意這些,黃巾之亂最多隻能維持半年光陰,他的目的除了係統任務外,便隻有揚名立萬,成就一番基業。
其他都不重要。
次日一早,盧植便再次召集諸將,開始加速計劃,命令士兵儘快修築起高大堅固的營壘高壘),憑借防禦工事消耗敵軍。
董卓也再次站出來反對,不過卻被盧植反駁了回去。
因為盧植的計策本就無錯,如今黃巾勢如破竹,但卻糧草輜重不足,漢軍采取避其銳氣,高壘固守,堅壁清野的計策,自然是理所當然。
但凡懂點戰場軍事的人,也都知道如今的局勢。
當盧植決定分兵出去,派出八千兵馬準備前往常山中丘,截斷黃巾最大的糧草輜重運送路線之時,董卓還想站出來爭奪功勞。
還好劉晁眼疾手快,率先站了出來,主動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