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此言差矣,我聽聞那趙雲,曾於飛狐陘單騎護主救美,早已與那甄家三小姐私定終生。
更是請盧尚書前往無極甄家求親,在被你們如此打壓的情況下,前去劫親也是情有可原。”
“至於搶奪那些軍械戰馬一事,則更是無稽之談,爾等皆是我大漢軍隊,誰用不是用?
朝廷一直未曾給鵲山亭侯發放過軍械戰馬糧草支持,爾等技不如人,挪用一下並不過分吧?”
隨著大將軍何進站出來,那些本來還想跟風請求治罪劉晁的官員,頓時都撤回了一個腳步。
幾名已經站出來,平日裡更加親近何進的高級官員,更是悄悄退了回去。
就連那些更親近袁家的官員,也都識趣得閉上了嘴。
這一刻,朝堂之上儘是人情世故。
“多謝大將軍仗義執言。”
劉晁聞言不由對著大將軍何進拱了拱手,隨即看向靈帝,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繼續說道:
“陛下,臣自從軍以來,建功無數,所率兵馬,從未吃過一粒軍糧,用過一件兵械,一切所需,皆為臣用英雄酒所賺之財。
如今張純率兵為難,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亡,我們隻是挪用了些許戰馬軍械,不曾想諸位大臣,竟會因此彈劾於臣,實在是令臣痛心……唉。”
“這……當真如此?”
靈帝聞言頓時動容,不由問道。
“千真萬確,朝廷從未給過鵲山亭侯任何錢糧之上的支持。
而且據臣所知,為了治理中丘饑荒,安頓黃巾流民,其個人投入糧草,不下於三十萬石,如此作為,可比春秋忠義之臣。”
何進聞言不由繼續說道。
聽到劉晁的投入,靈帝臉上頓時露出心疼之色。
不是心疼劉晁,而是心疼錢糧。
不過此事被大將軍何進置於明麵,他卻是必須有所表示才行,不然這天下,誰又敢給他劉家賣命。
“晁弟不愧是我漢室宗親,一心為我大漢江山著想,如此功績卻是不能不賞。
來人啊,擬旨,今特嘉其功,封晁弟為常山郡中丘縣侯,食邑中丘一縣,世承其爵,永鎮斯土。
其欽承朕命,勉修厥德,以輔王室,勿負朕望!”
“陛下不可!”
袁隗本來看到大將軍何進站出來幫助劉晁說話,就已經放棄了追究。
沒曾想到靈帝竟然還要為其加官晉爵頓時就慌了,也顧不得大將軍何進的麵子,直接就站了出來。
“陛下三思!”
太尉崔烈見狀也站了出來,阻攔道。
他雖然買的是司徒之位,但因為三公之位暫時隻有太尉一職空缺,所以為了儘快樹立威望,擔任的是三公之一的太尉。
“君無戲言,陛下既然已經下令,又豈有收回的道理。
劉晁為漢室宗親,又屢立戰功,如今馬上就要前往雁門苦寒之地任職,擔任縣侯並無不妥吧?”
何進聞言卻是再次站了出來,為劉晁說話道。
說完便將目光看向了一眾大臣。
那些還想要站出來阻止的大臣見狀,頓時紛紛熄火,顯然是在考慮要不要因此得罪大將軍何進。
劉晁見狀,感動的簡直都要哭出來了。
他對大將軍何進的所作所為,隱隱有所猜測,大概率是和何皇後有關。
“大將軍所言不錯,君無戲言,此事便這麼定了,寡人有些累了,退朝吧。”
靈帝揉了揉腦袋,隨即頗為無奈的說道。
對於這些朝堂之上的世家,外戚,宦官勢力,他並非不知,隻是不想去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