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有些難以置信,但蔡琰還是選擇相信了劉晁。
畢竟劉晁有時候還是比較神秘的,能夠一眼看出人的好壞和身份。
當初劉晁閻王點卯,有著一雙慧眼的事情,直到現在民間都有所流傳。
就在這時,門外卻是突然傳來典韋的稟報之聲。
“主公!劉備前來求見。”
“嗯?讓他去書房等我,我這就過去。”
劉晁聞言頓時一愣,他剛剛正想著攢夠英魂值,接近劉備從而煉化他的詞條,沒想到他這麼快便送上門來,不由連忙吩咐道。
“是。”
劉晁也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等到典韋下去後,便快速起身洗漱。
……
劉備在典韋的帶領下來到書房,緩緩推開雕花木門,一股淡淡的墨香與紙張的清爽氣息便撲麵而來,滿室書卷氣。
門的牆邊,立著數排烏木書架,打磨得光滑的木架上,整齊碼放著一摞摞淺黃紙書,書脊處用朱砂工整題著書名字樣,在暖光下格外清晰。
這些都是蔡邕畢生收藏的典籍,如今都借著劉晁的造紙術,從笨重的竹簡木牘變成了輕便的紙書。
“嗯?玄德來這裡有什麼要事嗎?”
一直待在書房學習的徐庶見狀,不由麵露詫異的看著劉備問道。
“原來是元直啊,五弟讓我來此等候。”
劉備見到有外人,不禁微微皺眉,但還是不失禮數的拱手解釋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庶對劉備顯然頗有好感,這幾日廢寢忘食的研讀,也讓他感到了一絲疲倦,不由放下書籍,指尖拂過案上未裝訂的《禮記》,觸著細膩的紙頁,不禁感歎道:
“從前隻知蔡公典籍珍貴,卻難想能有今日——主公以造紙術盤活萬千典籍,讓墨香不再困於竹片,這何止是變‘重’為‘輕’,更是給文脈續了新的生機,實在令人心折!”
劉備聞言,眼中不由閃過一絲不自覺的失望,但還是笑著拱手回應道:
“是啊,五弟之才,確實令人歎服。”
隨後又躬身一禮,看向徐庶問道:
“先生遍讀書籍,想必是那飽讀詩書之人,備有一事想要請教,不知可否?”
“遍讀書籍不敢當,玄德公若是有事儘管說,庶知無不言。”
徐庶微微搖頭,隨即拱手回禮道。
“先生對氣運玄學之事,可有了解?”
劉備近日心情困擾,聞言也是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略知一二。”
“那你覺得五弟是否懂得此道?”
劉備認真的看向徐庶問道。
“這……庶倒是不敢妄下定論。”
“那這世上可有奪運之法?”
劉備聞言也不強求,繼續問道。
“天下事,皆有定數卻非一成不變。所謂‘奪運’,不過是世人困於得失、迷於禍福的虛妄念想罷了。”
徐庶見狀,頓時便看出了劉備的心不在焉,不由搖頭笑道。
“哦?先生可否說的再詳細一些?”
劉備聞言不由眼前一亮,隨即說道。
“運者,非一物可奪、一術可盜,實乃人之行止、心之所向累積而成——君子修身養德,行仁舉義,是為積運;小人貪念作祟,損人利己,是為耗運。
若真有‘奪運’之法,昔年桀紂何以失天下,孔孟何以傳千古?
何況天道循環,報應不爽,縱有旁門左道,妄圖掠人運勢,到頭來也隻會反噬自身落得個機關算儘、禍及己身的下場。
與其尋那虛無縹緲的‘奪運’之術,不如沉心修己,以善念立身,以正道行事,方是守住自身運勢的根本。”
喜歡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請大家收藏:()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