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後不等劉辯說完,便直接打斷道。
“陛下,要不我們還是去並州吧,如今並州早已今非昔比,吾等前往,定然能保住性命。
況且永曾冉閔)受傷,也不易奔波勞累,若沿途遇到董卓軍阻攔,吾等恐怕難以到達青州。”
秦瓊為人最重孝道,見狀也不由看向劉辯勸道。
“這,好吧。”
劉辯見狀還能怎麼辦,當然是逆來順受了。
……
就此,劉晁舍棄洛陽北城門,率領近三千兵馬,護持著弘農王一眾人等離開洛陽。
董卓追兵一路尾隨,期間雙方數次停下交鋒,但都心有顧忌,未儘全力,隻是讓各自將領停下鬥將。
……
洛陽城,相府之中。
董卓麵露不甘,看向李儒問道:
“文憂,難道就這麼放他們離開不成?”
“唉,不放不行啊。”
“不過嶽父大人也不必過於心憂。如今弘農王已然退位,陳留王登基,哪怕是給他劫走廢帝,也無傷大雅。
劉晁素有爭霸之心,同為漢室宗親,他必不會扶持弘農王上位,如此一來,我們還是占據天下正統。
若是強行留下他們,並州鐵騎定然會趁機南下,天下群雄定然響應,屆時江山危矣,社稷危矣。”
李儒建議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之色,就連他也完全沒想到劉晁會突然舍棄洛陽北城門,劫持廢帝和太後而走,見董卓麵帶不甘,也隻能幫其分析其中利弊。
“可惡!實在可惡!老夫就是心中氣不過,這小子簡直就是老夫的克星,遇到他以後,老夫做事就從未順利過!”
董卓頓時猛地一拍桌岸,隨即怒聲道。
但他同樣也明白其中的利害,故而一直未曾派人全力追趕他們,畢竟並州鐵騎的威懾,可不是擺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他真和劉晁搏命,定然會導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便宜了那些世家。
劉晁也正是猜到了這點,所以才敢肆無忌憚的劫走劉辯。
“嶽父大人莫急,事情既然已成定局再懊惱也無濟於事,倒不如利用少帝,加封漢室宗親,群臣,贏得天下聲望,從而分裂並州。”
“哦?文憂有何計策?”
“離間計,封王之策……。”
“這,此時封王,豈不是便宜了他們,會不會太過草率了?”
“無妨,封王之舉隻針對並州,使並州三王並立,並州定然生亂,還能為嶽父大人吸引天下人目光?
這個時候,隻需在其餘州郡冊封拉攏地方之臣,分化安撫,定能以安天下。”
“此計甚妙!”
……
隨著董卓撤兵,劉晁等人也得以安全撤離京師,在趙雲五千鐵騎的接應下,成功返回並州。
三日後,朝廷冊封也順利到達並州,冊封劉備為西河晉王,劉晁為中山王,分裂意圖,可謂是十分明顯。
不過劉晁對此卻是嗤之以鼻。
因為以劉備如今對他的好感,根本不會接受這個冊封。
事實也正是如此。
但李儒之計顯然沒有這麼簡單,見到劉備劉晁拒封,竟直接再次加封弘農王為晉王,將整個並州都劃分為劉辯的封地。
劉辯見狀自然不會客氣,也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便接旨聽封。
喜歡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請大家收藏:()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