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劉晁服軟之故,天下諸侯也都紛紛效仿之,擔心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而導致董卓聲勢無兩,
隨著劉晁暗中命人散播讖言,一時間董卓及其軍隊也變得更加驕橫,言行舉止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百官皆不敢言。
但民間卻是開始充斥著各種流言蜚語。
將董卓平日的驕縱僭越之言,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奸淫宮女,夜宿龍床,經過藝術加工傳至天下。
其中真真假假可謂是讓董卓大為頭疼。
董卓借酒發愁,喝醉之後大罵那些流言蜚語,言明自己的尹伊之誌。
所謂借酒發愁,愁更愁,董卓說著說著便開始自己來氣,竟真的跑去夜宿皇宮,奸淫宮女,夜宿龍床起來。
這一行為自然也被史官記下,隨後泄露出去,董卓本就心誌不堅,缺乏主見,容易被人言誘惑,事後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直接主動坐實了這一事情。
畢竟龍床還有那些妃子實在太過迷人。
一日,董卓引軍出城,彰顯威勢,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祭祀土神,人口聚集,財物不少,董卓便命屬下將士將之圍住,儘皆殺之,搶奪財物無數。
董卓雖然為人暴虐,但對麾下將士也是真的好,自己吃肉,也不忘給屬下喝湯,將財物一一分之。
為了揚威,他還將這次所殺之人的頭顱懸在車下,連軫還都,揚言殺賊大勝而歸。
於洛陽北城門外,焚燒人頭,以婦女財物賞賜三軍。
西涼董氏雖為地方豪強,但在財力上卻也很難維持二十多萬大軍的開銷,因此也隻能通過這種辦法彌補軍費開支,不過終究還是治標不治本。
於是便自然而然的出現財力不足的問題。
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開始下令銷毀洛陽,長安等地的五銖錢,銅人,銅鐘等銅料銷毀,統一鑄造“小錢”。
小錢在質量上遠遠不如五銖錢,乃粗製亂造之物,重量不及其四分之一,這也導致五銖錢價值暴跌。
好在劉晁對此早有準備,提前將自己手中的五銖錢,全都兌換成糧食和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
董卓在鑄造小錢之前,金子和五銖錢的兌換比例大約是一斤金子等於一萬五銖錢。
鑄造小錢之後,引發貨幣惡性膨脹,五銖錢價格持續變低,黃金的價格自然也開始不斷上漲。
劉晁憑借著先知先覺,可謂是發了一大筆橫財。
加上售賣洛陽產業的資金,如今他手中的財物已然達到了二十億五銖錢。
當然,這些五銖錢都被他提前換成了等值黃金和糧食。
這就是讓曆史回歸原本軌跡,先知先覺的好處之一。
這些錢不僅緩解並州的財政問題,還能讓他還清當初所欠的糧食債務,得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名聲。
而董卓在他暗中種種縱容下,也是不斷出現暴行,也終於引起了那些心懷漢室的忠臣不滿。
越騎校尉伍孚得知董卓妄殺百姓,如此作為,便經常在朝服內披小鎧,藏短匕,欲要行刺董卓。
一日,董卓入朝之時,伍孚找到機會來到近前迎接,行至一處樓閣之時,便直接窮圖匕見,行刺董卓。
可惜董卓力大,常年征戰,身上也有著一股子勇力,伸手握住伍孚雙手,二人瞬間便僵持在原地。
“吾兒奉先何在?!”
隨著董卓大叫,呂布很快趕到,輕易便擒下伍孚。
“誰指使你造反的?”
董卓心中氣憤,不由臉色鐵黑的看向伍孚喝問道。
“哼,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之惡行,人人得而誅之,吾恨不車裂汝,以謝天下。”
董卓聞言頓時大怒,命人將伍孚行剖剮之刑,大卸八塊,方才解心頭之恨。
伍孚遭受如此酷刑,死前仍對董卓罵不絕口,進而引得朝中眾臣對董卓怒不敢言。
劉晁得知董卓被伍孚行刺的消息後,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知道曆史終究還是被他引回了正途。
用不了多久,曹操就會暗中聯合司徒王允,行刺董卓,從而逃亡家鄉陳留,在太守張邈的支持下招兵買馬,發矯詔,號召天下諸侯共同討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