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王允便將曹操拉進內堂,將袁紹所寫書信交給曹操查看。
“嗬嗬,本初此信,寫得倒也是慷慨激昂啊,隻是……”
“隻是怎麼?”
“隻是他遠離朝堂,避禍於渤海,卻叫彆人從中行事,說的也太過輕巧。”
曹操搖了搖頭,隨即無奈歎息道。
袁紹四世三公,出身高貴,他要說不羨慕,那是假的。
“那以你之見,該如何除董?”
王允身為漢室老臣,對漢室倒是無比忠誠,聞言不由岔開話題問道。
“我除董卓,不用一兵一卒,我聽說司徒大人有七星寶刀一口,吹發割毛,削鐵如泥,鋒利無比。”
曹操見狀,不由隱晦地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看向王允道。
“你要效仿伍孚刺殺董卓?此事萬萬不成,有了前車之鑒,董賊如今鐵甲隨身,呂布隨行,很難取得成功。”
王允聞言,頓時連連搖頭道。
他倒不是不舍得七星寶刀,而是真的不看好曹操這五短身材。
“昔年,要離行刺慶忌,那慶忌有萬夫不當之勇,而要離卻是個殘疾之人,卻為何能夠行刺成功。”
曹操見狀不由反問道。
“那是因為慶忌信任要離之故,對對對,你是說,他的親信之人行刺於他,必定會令他防不勝防?”
王允聞言不由回答道。
“不錯,近些時日我屈身事卓,董卓對我已頗為信任,舉凡大小事務,均與我商議。
我因此得以親近董卓,出入相府也頗為方便,若得司徒寶刀,早晚入相府時定能伺機刺殺老賊,必定成功。”
曹操見狀,不由繼續說道。
“好,孟德能有此心,乃天下之幸,社稷之幸,老夫自然願借你七星寶刀一試,請受老夫一拜。”
說完便親自斟酒給曹操,取來七星寶刀交給曹操。
曹操將刀藏起,隨即便起身辭彆眾官而去。
次日。
曹操佩戴寶刀來到戒備森嚴的相府,平靜的外表下,內心卻是無比緊張,身處相府他一時間,開始有些躊躇不前起來。
但他卻是有不得不來的道理。
他雖有豐厚家底,但卻受出身宦官家庭影響,為名聲所累。
他的養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非常有權勢的大宦官,父親曹嵩為其養子,官至太尉,除此之外他的父親還出身夏侯氏。
但這個時代並不是擁有錢糧,就能有所作為。
因此他並不能像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兄弟那樣,快速拉起一方勢力。
這個時代,起兵不僅要有錢有糧,還要有一定的名聲和地位,簡單來說,就是要師出有名,個人也要有本事。
汝南許邵擅長相術,月旦評曾評價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本事已然無需多言。
但名聲卻是不行。
而行刺董卓,便是他的機會。
一個改變世人對他出身看法的機會。
一旦他去做了,不論成功與否,他曹操之名,都將被世人所銘記。
“大丈夫處事,碌碌無為,與朽木腐草何異?今日必殺董卓,從而揚名天下。”
曹操想明白這些,頓時下定決心,內心也不再感到緊張,變得從容起來。
為了名,為了利,為了向袁紹看齊,為了心中大漢征西將軍之理想,他曹操今日做定了那個屠龍少年。
想到這裡,曹操頓時加快了步伐,在侍從的帶領下,來到了董卓休息的小閣之中。
“孟德今日何故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