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董卓府上,一眾文臣武將齊聚。
“丞相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隻是略失小計,便令二虎相爭,再無暇顧及三輔之地,當真妙哉!”
“公孫瓚定然以為回途那隊甲士,是袁紹所為。”
“沒錯,在袁紹地界,當然就是袁紹。”
“哈哈哈,兵法之道,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算不得什麼。”
董卓聞言不由挺著大腹便便,哈哈大笑道。
他能擁有如今地位,自然不是笨蛋,同樣有著敏銳的軍事判斷能力。
挑起幽冀之爭,便是他的手筆。
天下誰都未曾想到那隊刺殺公孫越,自稱董卓麾下的甲士,其實就是董卓所為。
哪怕是袁紹,也沒想到會是董卓在背後使壞,還以為是因為冀州初定,公孫瓚借口攻打冀州的自導自演。
“丞相此計甚妙,不過等到二人打出真火來,還可將此事推給並州,使其三家互相猜忌,首尾不能相顧。”
李儒見狀,不由再次上前獻策道。
“此言有理,劉晁坐擁並州,擁有鐵騎精兵數萬,乃是吾朝廷頭號大敵,定不能讓他如此安穩發展,此事便交由文憂前去謀劃了。”
“是。”
……
並州。
晉陽城。
“可曾查清公孫越之死的原因?”
劉晁看著麵前風塵仆仆的史阿,不由皺眉問道。
“不曾,那隊人馬在刺殺之後便化作商販,行蹤未知。”
史阿搖了搖頭,隨即說道。
錦衣衛雖然無孔不入,但是在冀州還是差了不少,隻有在中山一帶消息比較靈通。
“元直,你怎麼看?”
劉晁微微點頭,隨即看向徐庶問道。
雖然他如今的智力加成,並不比徐庶差多少,但在謀略方麵還是有著差距。
謀略高低隻是和智力相關,並非相同。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此事未必就不是董賊所為。
即便不是,主公也可使錦衣衛暗中散布消息,言說找到了董卓派兵前往冀州的蹤跡,如此一來,董卓定會被卷入這亂局之中。”
徐庶搖了搖羽扇,隨即笑道。
“哈哈哈,我正有此意,此事便交由元直去辦,務必要使董卓進入亂局之中。”
劉晁聞言頓時笑道。
如今天下,不隻是他,其他占據一方的諸侯也都想著能夠保存實力,暗中發育。
不過那些未曾割據的一方的諸侯,顯然不會讓他們如意。
除此之外,割據益州的益州牧劉焉為保洲自守,不與董卓對抗,便命張魯、張修攻殺漢中太守蘇國,斷絕褒斜道,又殺州中大族立威。
犍為太守任岐對其行為產生不滿,便與校尉賈龍起兵攻打劉焉。
吳郡孫堅則在養兵蓄銳,對荊州以及袁術地盤虎視眈眈。
曹操則依附袁紹占據兗州東郡之地。
他和袁紹的關係,就如同現在的公孫瓚和劉備。
公孫瓚為了滲透青州,所以有了劉備的平原相。
袁紹為了滲透兗州,同樣也就有了東郡太守曹操。
不過相比之下,還是袁紹更占據優勢。
畢竟劉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公孫瓚,而是屬於劉晁。
磐河之上。
袁紹屯兵於橋東,公孫瓚於橋西。
“背義之徒,何故賣我?!”
公孫瓚指向袁紹,高聲罵道。
“嗬嗬,韓馥無才,讓冀州於我,和你有何關係?”
袁紹不以為意,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