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晁本來是想趁著公孫瓚和袁紹對戰磐河,陷入僵持之際,給予袁紹沉痛一擊,助公孫瓚取勝。
如此一來,公孫瓚入冀,必將和袁紹長久對立,袁紹定然不會有穩固根基的餘地。
他也能慢慢掏空冀州,強大自身。
不料二人交戰才不過數十日,便在董卓的調停下講和。
這也讓得到消息的劉晁懷疑起當初派人刺殺公孫越,挑起二人戰端的人,到底是不是董卓了。
“哈哈哈,都是為主效力,軍師此來目的,吾已知曉,三日後,我會召集城中富商商議糧價之事。”
陳群聽到徐庶之言頓時心情大好,不由拉著他親切地說道。
“如此甚好,不過糧價雖然可以漲,但卻一定不能讓百姓遭受無妄之災,這點長文能否控製?”
徐庶微微點頭,隨即詢問道。
對於政治方麵的問題,他並不如陳群這般熟練,精通。
如今的陳群,經過數年的曆練,早已今非昔比。
政治屬性也早已突破九十,達到了曆史一流水平。
劉晁麾下,除了顧雍之外,就屬陳群的政治能力最為突出。
“隻要甄家肯配合,控製糧價起落,應當並無大礙,不過影響肯定還是有的。”
陳群微微點頭,隨即無奈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亂世之中,他們能做的也隻是儘量讓百姓活下去。
至於說為了百姓便不施展此計,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亂世當用重典,計謀也需顧全大局。
至少,劉晁不會為了計謀便全然不顧百姓死活,這在亂世之中,已屬相當不易。
三日後。
長安城。
隨著董卓大興土木,強迫洛陽百姓遷徙而至,如今的長安城也恢複了幾分往日的繁榮。
丞相府中。
“可惡,他果然派人前往了中丘,若非文憂提醒及時,差點便為其做了嫁衣。”
董卓得到中丘暗子傳來的消息,頓時頗為後怕地怒聲說道。
“屬下不敢居功,這也多虧了當初他在中丘,並未對西涼兵趕儘殺絕,這才給了我們安插暗子情報的機會。”
“哼,不過是婦人之仁罷了,文憂以為如何才能阻止中丘侯的計劃?”
董卓冷笑一聲,隨即問道。
顯然,是因為劉晁的計劃被董卓提前獲悉,這才有了緊急叫停二人戰爭之事。
“阻止不了,不過卻是可以將情報告知袁紹,讓其提前做好準備。”
李儒搖了搖頭,隨即無奈地說道。
董卓占據朝政,勢力雖強,但卻也影響不到劉晁的領地,哪怕明知計劃,他們也是無力阻止。
“既然無法阻止劉晁的計劃,那能否在其他地方牽製住並州的發展?
若是袁紹發展受限,他定然能夠從中獲利,其領土和本相接壤,本相可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董卓微微皺眉,隨即問道。
董卓如今對於袁紹的仇恨其實並不算大了,早就在當初殺了袁家上百口人後消失不見。
但對劉晁卻是早就恨不得除之後快,可惜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當初占據洛陽,他便想直接查抄劉晁在洛陽城內的產業,可惜劉晁太過雞賊,早就提前一步抽身,讓他有力無處使。
如今隨著並州不斷發展,收複諸郡,他們的地盤,也開始不斷接壤。
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鼾睡?
所以在董卓看來,劉晁對他的威脅是最大的,因此自然不想他好過。
“想要牽製並州發展其實倒也不難,涼州的東部、南部及西部,三輔之地都有羌族聚居。
相國大人可暗中命他們不斷侵犯並州北地上郡,西河郡等掌控相對薄弱的地方。”
“這……直接勾結外族入侵漢地,會不會不太好?”
董卓聞言,不由有些猶豫道。
“嗬嗬,羌族早已歸順相國大人,又怎麼能算是外族?”
李儒搖了搖頭,勸道。
“可是劉晁在邊境素有威名,羌族一直與其秋毫無犯,會遵守本相的命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