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晁屏退左右,王猛也在胡車兒的帶領下,來到書房。
“拜見主公,幸不辱命,猛已取得弘農王信任,前來複投主公。”
王猛躬身行禮,鄭重地說道。
“快快免禮,嗬嗬嗬,不愧是景略先生,果然沒有令本侯失望。
如今關中之地形勢緊迫,我這就準備上書朝廷,命汝為河東郡太守,徐晃為都尉,徐榮任司馬,汝以為如何?”
劉晁連忙上前扶起王猛,征求意見道。
表現出禮賢下士,尊重王猛的一麵。
“全憑主公吩咐,不過吾欲帶走冉閔和秦瓊二人,恐怕不能立即動身,還需主公先配合吾演上一出戲。”
“哦?景略需要本侯如何配合?”
“主公恕罪,吾欲先行散布賢名,廣而告之,使主公上門求賢,提出三件事,主公若是答應,吾便效忠,若是不應,吾便誓死不從。”
王猛聞言頓時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劉晁明白了王猛的意思。
這是要趁機讓他放出秦瓊冉閔,使弘農王相信啊。
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他和郭嘉。
這兩人簡直就是一肚子壞水。
不把弘農王坑到一窮二白,誓不罷休。
“哪三個條件。”
“其一,降漢不降並。”
“其二,河東太守之職。”
“其三,需要有兩員猛將相助左右,也就是秦瓊冉閔,主公需親自前往弘農王府為吾請來二人,當然,我不會特意提出二人的名字,我與他們也沒有什麼關聯。”
“嗬嗬,還是景略考慮周到,沒問題。”
劉晁聞言微微點頭,隨即說道。
王猛向他要人,他缺人之下,前往弘農王府求賢很是合理。
秦瓊冉閔趁機假意效忠,也是天衣無縫。
劉晁不用想也知道劉辯此刻肯定正做著春秋大夢。
計劃是很完美。
就是可惜是自己人給他的計劃。
又過三日,晉陽城出了一位大才的消息傳至整座晉陽城,據傳其精通天文地理,兵法韜略,極善政治。
其中自然有太原王氏的推波助瀾。
並未借用弘農王的力量。
從這點上也能看出王猛的謹慎,做戲做全套。
他前往弘農王府,也一直未曾在正式場合露過麵。
因此哪怕明知錦衣衛無孔不入,劉辯對他,也沒有任何懷疑。
畢竟前幾日為了隱藏王猛的消息,他可是殺了不少見過王猛的侍女,在他看來這個世上除了郭嘉,秦冉之外,再無任何人知道王猛的消息。
至於王猛好感度降低的原因,他也有所猜測。
畢竟如今的他實在是太過窩囊了。
被劉晁變相囚禁在晉陽城中,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他也覺得自己不會對這樣的自己有太多的好感。
而且好感畢竟是好感,不是忠誠。
男人之間,好感低一點也正常。
畢竟除了生母何太後之外,他還沒見過哪個人對他的好感度超過七十的。
哪怕是秦瓊和冉閔也隻是六十而已。
至於其他人,那就更低了。
他覺得這和他如今的地位和處境也有一定關係,不能怪彆人。
隨著消息傳開,劉晁也假意大張旗鼓前往王猛居所求賢,最終同意了王猛的三個要求。
次日,劉晁便前往了弘農王府。
經過了一場演義互飆,秦瓊冉閔二人也順理成章的成了王猛的貼身護衛,一起前往河東建功立業。
王猛出城上任之時,劉晁親自出城十裡相送。
【十裡相送,恩遇隆厚,王猛對宿主好感度+10,獎勵英魂值+100】
【王猛好感度: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