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之首張昭見狀,頓時屏退左右,躬身進諫勸說道。
“不錯,中丘侯乃主公心腹大患,若放其離去,無異於放虎歸山。”
虞翻眼神銳利,直言不諱道。
“不可,中丘侯乃忠義之人,又對吾等有著大恩,吾等豈能迫害,枉做小人。”
祖茂聞言,頓時站了出來怒聲喝斥道。
薛綜見狀不由搖頭,隨即上前拱手道:
“中丘侯雖對江東有討董之恩,但其人雄才大略,麾下錦衣衛遍布天下,即便江東分支遭難,根基仍在。
今日我等助他除凶易,放他離去難,此人一旦脫身,憑其智謀與威望,未來必能重振勢力,他日若是與江東為敵,我等如何抵擋?
不如借助他除凶之事,將其強留江東——表麵以高位厚祿相待,實則軟禁,既全了恩義之名,又絕了他日心腹大患,此乃保江東長久之計啊!”
“是啊,主公三思,恩義固然重要,但江東基業更為珍貴。”
嚴畯見狀故作憂思,跟著煽風點火道。
孫堅聞言,頓時麵露猶豫之色。
他們這些文臣都是出身江東大族,他能夠成事,也離不開他們的支持。
前番左慈道衛血洗錦衣衛,其實便有著江東大族的暗中助力,如今見劉晁自投羅網,他們自然不願放其離去。
但孫堅心中也很糾結,畢竟劉晁曾對江東有著大恩,他們能在吳郡立業,也多虧了劉晁的親自舉薦。
“哼,大丈夫處事,當光明磊落,如日月皎然,豈可如此行事?”
黃蓋見到老友祖茂暗中投過來的哀求目光,不由在心中無奈歎息一聲,隨即看向孫堅拱手出列道。
“主公三思!”
程普,韓當見狀,也都站了出來拱手勸道。
幾人都對劉晁有著不小的好感,自然不願劉晁在此遭罪。
“唉,此事便暫且作罷,為今之計還是先幫助中丘侯除賊,償還恩情。
立即傳令丹陽精兵,配合錦衣衛行事。”
孫堅擺了擺手,隨即傳令道。
劉晁蹤跡之所以暴露,是因為劉晁按照孫堅所言,提出了要求。
雖有些挾恩圖報的意味,但此事對他來說,並非太過困難。
以他如今在江東的地位,為了償還昔日恩情違背各大家族之意,聯合錦衣衛複仇左慈道衛,這些世家大族哪怕不願,也不會橫加阻攔。
在他們心中左慈雖然重要,能夠給他們提供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丹藥,但卻不如孫堅。
畢竟孫堅能給他們帶來的利益更大,是他們江東大族共同看好,推舉出來的主公。
孫堅沒有借口時倒也罷了,如今有了正規的理由,即便是他們,也不會違背。
畢竟此時再去阻攔,那就是要陷主公於不義了。
因此明麵上,沒有一個人反對聯合錦衣衛除去江東道衛之事。
不得不說,李儒對於人心的拿捏,可謂是算計到了極致。
就連江東最後會不願放他們離去,都算計在內。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們想要除去左慈和他身邊的道衛,就必須由劉晁親自現身才行。
畢竟隻有劉晁才能不懼道術,親手鏟除左慈。
讓其他人來,不說能不能成功,他也不放心。
隨著孫堅下令,丹陽郡頓時風起雲湧。
三日後,白鶴山。
孫堅下令後,江東三千錦衣衛,五千丹陽兵,齊齊出動,剿滅各地隱藏的道衛,最終兵圍白鶴山。
這三千錦衣衛,也是劉晁在江東之地明麵上所有的有生力量,為了此番鏟除左慈可謂是傾巢而出。
若非盟友乃是孫策領兵,他還真的有些不敢傾巢而出。
“妖道左慈,速速出來受死,錦衣衛之仇今日必報。”
劉晁騎於戰馬之上,看向眼前對峙的一眾道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