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伸出手去,想抱抱孩子,被自家老婆一把給推開了,“你會抱什麼孩子,一邊涼快去吧!”沒辦法,孩子不讓抱,他隻好起身,走到鍋台跟前準備做飯。當他拿起鍋蓋時,發現飯已經做好。想想兒子在忙乎著照顧兒媳婦,老婆也騰不出手來,於是自己就盛飯先吃了起來。
沒過兩分鐘,兒子進來了。
“媽,讓我抱一會兒,你先吃飯。”
“你先吃吧,你看看,連著打哈欠,好像要睡覺了。”
“爸,你還有個任務,得給孩子取個名。”
“讓我取名,我都不知道是男娃女娃呢,取哈名呀!”
“噢,我們都忙忘了,忘了告訴你了,是個女娃。”
“還我們不告訴你男娃女娃,你自己乾啥去了,都不曉得在家裡幫點忙。你看看把啟明忙的,這身上的汗水都還沒乾!要不是我插空把飯做上,一家人都得餓肚子。你這時候回來就吃飯,自己還好意思說我們!”
好吧好吧,趕緊走人!四川女人不好惹,哪個時代都一樣。
王成有端上飯碗,立馬邁出門檻,走到了自家的院壩裡,邊吃飯邊習慣性地四周打望。
當他快要吃完飯時,看見門前不遠處的田埂上有幾個人走來,再定睛一看,是梅大善人兩口子和他家兒媳婦宋群芳。梅大善人拎著兩刀臘肉,這1刀約2~3斤,是當地親戚間送禮的標準禮物;他家夫人拎著一竹筐雞蛋,兒媳婦拎著兩隻雞,一家人一邊走一邊在說著什麼。
一看這一家人朝自家走來,王成有趕緊扒拉完最後兩口飯,進屋叫上自家老婆,緊著跑了幾步向梅大善人一家迎了過去。一邊跑,王成有心裡還一邊嘀咕:他家孫子出生時,自己家隻送了一筐雞蛋,沒送臘肉和母雞,這後麵咋還呀!
”哎呀,梅大老爺,你看這是,這哪能擔當得起呀!”
“老弟呀,祝賀祝賀,恭喜恭喜了!都鄉裡鄉親的,應該的,應該的!”
“你看,這一大早,你還跑這一趟。”
“哎,這有什麼呢,老哥替你高興,多跑多少趟都願意呀。”
一行人一邊走一邊寒暄,期間,梅大善人問了一下男女。在有說有笑中,沒走幾步路就來到了王成有家的院壩裡,王成有趕緊招呼客人往王啟明早已擺好的凳子上坐。
這時候,梅大善人拿出10塊大洋要交給王成有,王成有死活不讓。梅大善人一看撕扯不過,就說:“老弟,你聽我說。啟明和慶昆是好兄弟,是不?是不是過命的好兄弟?啟明那麼有出息,比我家慶昆不知強了多少倍,我可把啟明當半個兒子,以後還指望啟明多提攜提攜慶昆呢。這不,你家的孫女,也得是我的半個孫女,你說是不是?這孩子剛生下來,花錢的地方可多呢,快收下吧!”
拗不過梅大善人,王成有隻好客氣地收下了。
還沒等梅大善人坐到凳子上,梅家夫人和兒媳婦就起身直奔汪秀蘭的臥室去了。一通客氣聲後,就聽見兩個女人對孩子的讚美聲和對王啟明不心疼老婆、不懂照顧月子裡女人的批評聲。
男人們聽著女人們嘰嘰喳喳的聊天聲,相互之間就問起了各自家裡的情況。聊著聊著,梅大善人就聊到了關鍵問題。
“老弟呀,孩子取名了嗎?叫啥名呢?”
王成有趕緊說:“還沒呢,還沒想過取啥名。大老爺,你看,這方圓十裡就你的文化水平最高,你給取一個吧,我們全家人都謝謝你了。”
“那可不行呀,給孩子取名必須是爺爺或爸爸。我雖然是爺爺輩的,也虛長了幾歲,但我是外人,這名哪能由我這個外人取呢。要不這樣,你們要是想好了,我給參謀參謀,還是應該行吧。”
“嗯,那也行。啟明,你想好叫啥名了嗎?”
“哎呀,爸,你就來吧,客氣哈呀!”
王成有想了一會兒才說:“我突然有個想法,我們家生的是女娃,娃娃出生的時候,不是彩霞滿天嗎,這好像有點兆頭,我想,就叫王雲彩吧!”
梅大善人一聽,馬上讚同說:“這名好呀,真的太好了!老弟,王姓在百家姓裡本來就排前麵,雲彩是美麗的象征,預示著一輩子的美好生活。在彆人前麵享受美好的生活,多吉祥的名字呀,這名字取得太好了!”
看見梅大善人這麼認可,王成有心裡也有點得意,本想再恭維梅大善人幾句,但怕適得其反,於是嘴上說:“謝謝梅老爺的認可,還有你給的這麼好的解釋,我們家彩彩定是一個有福之人了!”
王啟明本來不是太認可這個名字的,見梅大善人這麼認同,心想,算了,等以後再改吧,於是就沒有吱聲。
定完孩子的名字後,梅大善人又問了問王啟明後麵要到哪裡去“做生意”,準備買賣些什麼東西。又對自己的兒子梅慶昆一頓數落:不求上進、一事無成。最後,沒忘了對一歲多的孫子一通讚揚:聰明伶俐、懂事乖巧、天天都有進步。
其間,又有村裡的李大娘、杜婆婆、張嫂、嚴家媳婦,還有鄰村的鄉親們來送雞蛋、母雞、臘肉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家人聊了一會天之後,梅大善人的夫人和兒媳婦就著急回家了,於是王成有就邀請梅大善人一家在孩子滿月的時候來喝滿月酒。至此,梅大善人一家方才離去。
回家的路上,梅大善人心意難平,一路無話。梅家夫人和兒媳婦一路小聲地說著王家婆婆不會帶小孩,孩子應該吃什麼東西、用什麼東西準備得都不好等等。
到了晚上,吃完晚飯後,梅大善人把一家人叫到堂屋,鄭重其事地說:“今天到王成有家去賀喜,還真受了點小刺激,我說出來,你們看看哈。這王老弟家真不能小瞧呀,你看看人家的孫女,出生的時間就這麼好,取那個名字那麼大,那麼響亮,聽著就讓人舒服。看看我們家孫子:梅盛義,一下差到哪裡去了。”
夫人說:“老爺,義娃的名字,算命先生不是說很好嗎,你彆歪想了。”
兒子也說:“爹,取名字的時候你不就說,做人就必須要有情有義,特彆是男人。還有,我能回來,那還不是靠啟明和郭振興大哥之間的深厚情義嗎。所以,爹,我也覺得義娃的名字取得好。我們就不和老王家比了吧!”
梅大善人又說:“這孩子的名字,還好說,你們看沒看到,他們一個普通人家,就生了一個女娃,怎麼那麼多來送禮的?看看我們家生孫子的時候,村裡就王老弟和杜婆婆家來人了,外村也就來了兩三家人,我怎麼也想不通呀!”
“你們是知道的,我們家一直對這些鄉鄰們不錯吧。就說大旱天乾那年,村裡誰沒得到我們家的救濟呀!嚴家壩、劉家溝,還有遠一點的其它村,誰來借糧我們沒借。再說了,我們家雖然有100多畝水田、50畝地,一年收糧看似不少;但我們基本都賣了的,也沒留多少糧食。那一次,我們也是冒不少風險的,要是第二年連著乾旱的話,我們也會跟他們一起去要飯吃的。那麼多人怎麼就沒記住我們家的好呢?”
喜歡紅色狙擊培訓學校的女校長請大家收藏:()紅色狙擊培訓學校的女校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