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畫卷被戰爭的濃墨狠狠劃開。數個巨大的空間渦旋如同潰爛的傷口,懸掛在荒蕪星域的背景下。來自“歸零使徒”的戰爭要塞,正以一種近乎傲慢的緩慢速度,從中徹底掙脫出來,顯露出其猙獰的全貌。
那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星艦或堡壘。它們更像是用冰冷、漆黑的未知金屬直接雕琢而成的規則多麵體,表麵光滑如鏡,折射著遙遠的星光,卻沒有任何可見的炮口或引擎噴口。它們的存在本身,就散發著一種令人靈魂凍結的壓迫感,仿佛一塊塊被強行嵌入現實空間的、來自“歸零”本源的碎片。
這些要塞甫一出現,其影響便立竿見影。周圍數個天文單位內的空間規則開始變得“粘稠”而“惰性”,常規的能量傳輸效率銳減,就連光速似乎都受到了細微的抑製。它們如同投入水中的冰塊,正在自發地“凍結”和“平定”周圍的一切規則活躍性。
“‘混沌棱鏡’力場受到強烈乾擾!效果衰減超過百分之六十!”
“我方戰艦引擎功率輸出下降!空間跳躍坐標計算出現嚴重偏差!”
前線傳來的報告一個比一個糟糕。使徒的戰爭要塞,甚至無需開火,僅僅憑借其存在,就極大地削弱了聯盟賴以周旋的戰術靈活性。
更令人心悸的是,這些要塞並非靜止不動。它們開始向著附近擁有文明痕跡的星域——無論是聯盟的、獨立文明的,甚至是守墓人控製區邊緣的——緩緩移動。其所過之處,並非毀滅,而是……規則層麵的“撫平”。
行星的大氣活動趨於停滯,恒星的耀斑爆發被無形之力壓製,就連微觀層麵的粒子運動都變得異常“溫順”。一切激烈的、變化的、充滿“可能性”的現象,都在被強行導向一種死寂的、絕對的平衡。
這正是“歸零”之力的體現——並非摧毀,而是讓萬物歸於永恒的、毫無波瀾的“靜”。
“不能讓他們繼續推進!”陳浩在軍事會議上怒吼,“再這樣下去,不用他們開火,我們的戰線自己就崩潰了!”
聯盟與“覺醒派係”的聯合艦隊被迫出擊,試圖在要塞完全發揮威力前,對其進行攔截。
然而,戰鬥進行得異常艱難。聯盟的攻擊在靠近要塞一定範圍後,威力便急劇衰減,如同拳頭打進了棉花。“秩序洪流”的效果稍好,但也僅能引起要塞表麵規則的輕微漣漪,無法造成實質損傷。而護衛在要塞周圍的使徒主力艦隊,則趁機發動猛攻,給聯合艦隊造成了慘重損失。
攔截行動,收效甚微。戰爭要塞如同不可阻擋的冰山,繼續朝著文明聚集地碾壓而去。
就在這絕望的時刻,轉機出現了——並非來自戰場,而是來自後方孜孜不倦的搜尋。
一位來自“星靈”的學者,在反複比對源初文明遺留的、關於宇宙常數早期波動模型的數據時,發現了一個極其隱晦的異常。在某個極其古老的、被認為是大爆炸後最初瞬間的規則烙印中,存在著一組不自然的、重複出現的基準參數。這組參數與現今宇宙的任何已知常數都略有差異,卻完美地嵌入在最底層的規則結構之中,仿佛……所有後續演化的規則的“源代碼”。
幾乎同時,一位“森之民”長老在與其守護的古老植物火種深度共鳴時,接收到了一段模糊的、關於“世界之樹根係觸及最初之土”的隱喻性記憶碎片。
兩者結合,再聯想到光繭提到的“源點協議”和“初心”,研究團隊得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源點協議”並非一個存儲在某個地方的實體或數據庫,它可能就是宇宙本身最底層的、最初設定的那組“規則源代碼”!它無處不在,卻又因其過於基礎而難以被常規手段探測和解讀。它就像程序的二進製底層代碼,支撐著所有高級應用現有物理法則)的運行。
而所謂的“初心”,或許就是指代這組源代碼最初被設定時,所蘊含的、那份純粹的“存在”與“平衡”的初衷,而非後來被各種力量扭曲解讀後的模樣。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精神大振!他們不需要去尋找一個藏寶圖,他們需要的是能夠直接“閱讀”和“理解”宇宙底層代碼的方法!
誰能做到這一點?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投向了那仍在脈動、不斷進化、已然融合了無數文明智慧與規則理解的——文明之繭!
它,或許就是那把唯一的、能夠觸及並解讀“源點協議”的鑰匙!
也就在這一刻,光繭似乎感應到了這突破性的進展,其光芒驟然內斂,所有的文明光影都向著核心收縮,仿佛在進行著最後的沉澱與蛻變。一股更加深邃、更加接近本源的規則波動,開始從中散發出來。
它,準備好了嗎?
然而,敵人不會給他們安穩解除協議的時間。
最新的偵察情報顯示,其中一座戰爭要塞,在“撫平”了一個擋路的獨立文明後,已經調整方向,正朝著文明之繭所在的星域,直線駛來!
“歸零使徒”顯然將光繭視為了必須優先清除的最大“異常”!
兵臨城下,最終的碰撞已無可避免。是光繭率先破繭,觸及協議本源?還是戰爭要塞先行一步,將這新生的希望徹底“撫平”?
宇宙的命運,懸於一線。
喜歡末世:左手分解萬物,右手合成神請大家收藏:()末世:左手分解萬物,右手合成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