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宸並未理會他們的目光,繼續不卑不亢地說道。
“抗旱之法,興修水利,確實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地方府庫吃緊,是實情。”
“然,其產出,卻遠超投入。”
“坎兒井、溝渠一旦建成,便可保沿線數年、甚至十數年之水利無憂。”
“使得昔日荒地變為良田,此乃一勞永逸之千秋功業。”
“相較於年年撥出巨款賑災,所耗費的錢糧,實則要少得多。”
一番話條理分明,殿上不少原本持反對意見的官員,都下意識地點了點頭,覺得有幾分道理。
他話鋒一轉,拋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
“至於地方府庫吃緊之困,臣婿以為,或可考慮引入民間資本。”
民間資本?
這是什麼東西?
滿朝文武,包括龍椅上的洛道成在內,臉上都露出了茫然。
洛道成身體微微前傾,顯然是被勾起了興趣,眉頭一挑。
“民間資本?”
“此話何解?”
總算上鉤了。
這可是劃時代的經濟理念,就不信你們這群老古董聽過。
陸宸心中暗自得意,麵上卻依舊是一派恭謹。
“回陛下,所謂民間資本,便是指民間百姓,尤其是鄉紳、商賈手中的閒散銀錢。”
“朝廷可出台政令,鼓勵他們出資,參與到地方水利的建設之中。”
“而對於出資者,朝廷可依據其出資的比例,在未來數年內的賦稅上,予以一定程度的減免。”
“或者,允許他們在新建成的水利設施周邊,享有部分優先開發的權力。”
“譬如,開設磨坊、水車灌溉等。”
“如此一來,既可大大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又能充分調動民間的力量,加快工程進度。”
“最終,實現官民共贏的局麵。”
此言一出,整個奉天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滿朝文武全都愣在了原地。
讓那些滿身銅臭的商人,參與到國家的水利建設中來?
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首輔周錚眼中的精光一閃而過。
這法子聽著離經叛道,可仔細想來,卻又似乎暗合某種道理。
大炎國庫空虛已久,若能借民間之力,解朝廷之困,未必不是一招妙棋。
隻是,商賈逐利,如何管控,是個難題。
太子洛景軒的目光落在陸宸的背影上,若有所思。
看來,他過去倒是小瞧這位駙馬。
短暫的寂靜過後,大殿之上,終於有人反應了過來。
一位老臣從隊列中走出,手持笏板,聲色俱厲。
“陛下,不可!”
“我大炎以農為本,士農工商,商為末流!”
“豈可讓這等唯利是圖之輩,染指國之水利命脈?”
“此乃與民爭利,禍亂朝綱之舉,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這老臣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向來以剛正不阿,恪守祖製聞名。
陸宸看著他那副痛心疾首,心中毫無波瀾。
他從容轉身,對著老禦史微微一揖。
“這位大人,此言差矣。”
“下官所言,乃是請商人出資,而非讓他們插手管理。”
“水利工程的規劃、督建,主導之權,始終都在官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