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之扉》節目的熱播,將宋雨霏的公眾影響力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她以淵博的學識、優雅的談吐和從容的氣度,成功地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新時代女性的風采,也極大地促進了中韓乃至亞洲範圍內的青年文化交流。外交部內部對她的此次“跨界”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文化外交的一次成功典範。
回歸日常工作後,宋雨霏的生活似乎恢複了以往的節奏,但細微之處又有所不同。她與周翊軒的感情,在經過綜藝風波的淬煉後,進入了一個更加默契和溫暖的階段。周翊軒真正做到了他承諾的“信任與支持”,不再為她的工作性質或社交圈層而感到不安。他會興致勃勃地和她討論國際形勢,也會在她為某個文化交流項目絞儘腦汁時,提供一些來自商業視角的獨到建議。周末,他們可能會一起去聽一場音樂會,或者僅僅是窩在家裡,各看各的書,偶爾抬頭交流一個眼神,空氣中便彌漫著靜謐溫馨的氣息。
他們也開始更具體地規劃未來。在一個微風和煦的傍晚,兩人沿著護城河散步,周翊軒自然地牽起她的手,狀似無意地提起:“雨霏,我爸媽前幾天又問起,我們打算什麼時候把事辦了?他們連給未來孫子的禮物都快準備好了。”
宋雨霏臉一熱,心裡卻是甜的。她歪頭看著他,笑道:“周總這是在下最後通牒嗎?”
“不敢。”周翊軒也笑,眼神溫柔,“是請示。一切以宋科長的日程為準。”
兩人相視而笑,對未來充滿了共同的期待。婚姻於他們而言,不再是戀愛的終點,而是另一段並肩同行、更深層次連接的開始。他們商量著,等宋雨霏手頭一個重要的中歐文化論壇項目結束後,就正式將婚事提上日程。
另一邊,楊楚怡et)的事業繼續高歌猛進。奧斯卡影後的桂冠為她打開了好萊塢的大門,她接連接下了幾部國際大製作,演技日益精湛,在國際影壇站穩了腳跟。同時,她的個人音樂品牌也經營得風生水起,創作風格愈發成熟,贏得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她變得比以前更加忙碌,全球到處飛,但每次回韓國或到中國參加活動,總會儘量擠出時間和宋雨霏通個電話或短暫見麵。她們的話題不再僅僅是回憶過去,更多是分享彼此的現狀和感悟。楊楚怡會吐槽好萊塢的某些規則,宋雨霏則會講述外交場合的趣事。雖然聚少離多,但那份曆經歲月沉澱的友誼,反而愈發醇厚。
值得一提的是,楊楚怡與蘇清河那段無疾而終的感情,也真正成為了過去式。偶爾從共同朋友那裡聽到蘇清河的消息,聽說他事業有成,也有了新的感情,楊楚怡內心已毫無波瀾,隻會真誠地祝福。她徹底告彆了那個需要依附他人認可的自己,真正活成了自己人生的女王。
這天,宋雨霏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通知。部裡經過研究,決定在歐洲某重要國家b國)設立一個常設的高級文化交流中心,旨在深度推進兩國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合作。由於宋雨霏此前在b國工作表現突出,且具備極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和項目管理經驗,組織上有意任命她為首任中心主任,負責該中心的籌建和初期運營。這是一個極富挑戰性但也意義重大的職位,意味著她可能需要常駐b國一段時間。
晚上,宋雨霏將這件事告訴了周翊軒,語氣中帶著征詢。周翊軒認真聽完,沉思片刻,握緊了她的手:“這是個很好的機會,也是組織對你的信任和重托。我支持你去。”
“可能會去很久。”宋雨霏看著他。
“沒關係。”周翊軒笑了笑,“晟軒集團在b國的業務也正好需要加強管理和拓展,我可以把工作重心適當向歐洲傾斜。再說,現在交通方便,我可以經常飛過去看你。距離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我們目標一致。”
他的支持一如既往的堅定而務實,讓宋雨霏徹底安心。他們開始一起憧憬著在b國的工作與生活,討論著如何將那個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成連接東西方的標杆項目。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過去的波瀾與考驗,都化為了滋養感情的養分和前進的動力。無論是宋雨霏即將開啟的海外新征途,還是她與周翊軒即將步入的人生新階段,都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光明。他們的故事,如同緩緩展開的錦繡長卷,每一筆都勾勒出奮鬥的足跡,每一色都渲染著愛情的瑰麗,而更精彩的篇章,正在他們的攜手同行下,徐徐寫就。未來的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喜歡風起京華,攜手一生請大家收藏:()風起京華,攜手一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